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从此依凭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

从此依凭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

马钰满庭芳 赠三一居士张明道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马钰的《满庭芳 赠三一居士张明道》

全文:
昔年在俗,常畏三久,三张绵被重重。
取笑风仙训诲,三髻山侗。
古来马氏三宝,如今有、三被扶风。
三一法,便悟来雪里,高卧三峰。
从此依凭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
内运三光照耀,坎虎离龙。
存三守一三载,觉三田、一粒丹红。
三三数,要心琴三叠,得与仙同。

马钰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马钰从此依凭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书法作品欣赏
从此依凭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依凭

(1).凭借;依靠。《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 圣 等依凭阻隘,久不破。” 唐 可止 《雪十二韵》:“道路依凭马,朝昏委託鷄。” 杨朔 《非洲鼓》:“踏着战鼓,涌向殖民主义者最后依凭的残壁断垒。”

(2).依据。 唐 元稹 《进边图状》:“宣示其遣,辨别精粗,即知愚臣一一皆有依凭,不敢妄加增减。”

三教

(1). 汉 儒谓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称为“三教”。 汉 班固 《白*虎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北史·周本纪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唐 牛肃 《牛应贞》:“学穷三教,博涉多能。”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三教》:“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穀於世,岂可一日闕哉!’” 鲁迅 《华盖集·补白二》:“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做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

三乘

三乘车。每乘四马。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郑玄 注:“此盖 殷 制也。”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妙法

(1) 巧妙的办法或权宜之计

一种特别的妙法使他父亲的房子有了电灯而不用花钱

(2) 佛教指义理深远的佛法

子细

(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细评跋:譬似去丹墀内穿靴着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环絛。” 梁启超 《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至其种种鬼蜮情形,请读者将各电原文子细熟观,当能想像八*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子细一想,他的话千真万确。”

(2).小心,留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相公且子细,秀才子口头言语,岂可便信?”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姐姐,到那里子细着。”

(3).清晰;分明。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三:“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牀;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唐 张鷟 《游仙窟》:“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絶。”

(4).详情;底细。 宋 欧阳修 《论讨蛮贼任人不一札子》:“臣曾謫官 荆 楚 ,备知土丁子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裁 ﹞泛舟已到 桐卢 ,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寻 李大府 船。 李 惊起视之,乃一老人衣布道袍云:‘ 睦州 贼发,吾家所存者三人而已。不可往彼,宜速回也!’ 李 欲登岸询其子细,则已不见。遂遽还 会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 潘成 知得子细,便乃而去。”

研穷

(1).详细追查审问。 宋 范仲淹 《答窃议》:“而 梁坚 弹奏 滕 使过钱十六万贯,有数不明。及置狱研穷,才用三千餘贯,復有所归,无分毫入己,是未见贪吏之状也。”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投至我勘问出强贼……你教我怎研穷,难决断。这其间详细索用心机,要搜寻百谋千计。”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鞫狱》:“今之鞠狱者,不欲研穷磨究,务在广陈刑具,以张施厥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 王 力审所自。女曰:‘不必研穷,既以为神,朝夕供养,自无殃咎。’”

(2).深入钻研。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缁黄杂记》:“﹝ 陈体常 ﹞又有颂六首……其一云:‘密坐研穷省细微,到头须是自忘机。’” 明 李贽 《圣教小引》:“因得友朋劝诲,翻閲贝经,幸於生死之原窥见斑点,乃復研穷《学》《庸》要旨,知其宗贯,集为《道古》一録。”

马钰名句,满庭芳 赠三一居士张明道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马钰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