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隔溪杨柳丝丝绿,比妾心情少日时

隔溪杨柳丝丝绿,比妾心情少日时

苏泂代赠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泂的《代赠》

全文:
隔溪杨柳丝丝绿,比妾心情少日时
待得杨花逐流水,此时妾意有谁知。

苏泂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丝丝

(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 蜀 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鬱鬱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蕚是乡人。” 明 文徵明 《素发》诗:“素髮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

(2).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刘半农 《静》诗:“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一丝丝的噏着痛了。”

(3).象声词。 茅盾 《子夜》七:“车子已经开进他家的大门,车轮在柏油路上丝丝地撒娇。” 管桦 《二十八宿》:“油灯丝丝地烧着,灯光里飘动着抽烟的烟雾。”

心情

(1) 心神,情绪;兴致,情趣

那种心情又控制了他

(2) 精神状态

一个梦幻者的心情同一个士兵的气质结合在一起

日时

(1).日期与时辰。《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尝有暴风从西方起, 英 谓学者曰:‘ 成都 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时。客后有从 蜀 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

(2).泛指日子,时间。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愁苦行》:“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至如 仲壬 置砚以综述, 叔通 怀笔以专业,既暄之以岁序,又煎之以日时。”

(3).犹及时,适时。《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成玄英 疏:“青春时节,时雨之日,凡百草木,萌动而生。”

(4).犹时常,时时。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 叔文 日时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得此院职事,即无因而至矣。”

苏泂名句,代赠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苏泂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