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诗瓢行脚半天下,多谢先生棒喝功

诗瓢行脚半天下,多谢先生棒喝功

吴龙翰见刘后村先生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吴龙翰的《见刘后村先生》

全文:
雪碗冰瓯淬笔锋,篇篇琢出玉玲珑。
鹤鸣远岫千林晓,鲸展洪涛万里雄。
暮雪寒梅吟思外,春风芳草梦魂中。
诗瓢行脚半天下,多谢先生棒喝功

吴龙翰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吴龙翰诗瓢行脚半天下,多谢先生棒喝功书法作品欣赏
诗瓢行脚半天下,多谢先生棒喝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诗瓢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唐球》:“ 球 居 蜀 之 味江山 ,方外之士也。为诗捻藳为圆,纳入大瓢中。后卧病,投於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 新渠 ,有识者曰:‘ 唐山人 瓢也。’”后以“诗瓢”指贮放诗稿的器具。 元 袁桷 《送吴成季五绝》之四:“诗瓢淅沥风前树,雪在深村月在梅。” 明 陈与郊 《义犬》第一出:“且挂诗瓢学 许由 ,北邻看竹东邻酒。” 清 周亮工 《丁亥除夕独宿邵武城楼永夜不寐成诗四章》之二:“晨窥粟瓮思僮减,岁验诗瓢喜橐增。”

行脚

(1).谓僧人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古尊宿语录》卷六:“老僧三十年来行脚,未曾置此一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险,贫道偶行脚见之,觉异,因掇数枚。” 金 赵元 《宿少林寺》诗:“箇中有佳处,行脚恨不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赴会的,都要具膳餐饭,行脚的也要老少异粮。” 苏曼殊 《与高天梅书》:“衲行脚南荒,药炉为伍,不觉逾岁。”

(2).引申为行乞。 碧野 《灯笼哨》:“‘今天的行脚好吗!’‘那里,只在一家人家里要到了几根烂红薯!’”

(3).见“ 行脚僧 ”。

(4).行走;行路。 宋 杨万里 《和文远叔行春》诗:“行脚宜晴翠,看云恐夕黄。” 刘白羽 《黑》二:“行脚人全把脚步匆匆扯开,往下赶这两站路。”

(5).谓两脚不停地移动。《宋书·顾觊之传》:“ 覬之 不欲与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辞脚疾自免归。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多谢

(1) 表示感谢的客套话

(2) 嘱咐;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棒喝

佛教禅宗祖师接待来学的人时,常常当头一棒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比喻警醒人们的迷悟

吴龙翰名句,见刘后村先生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吴龙翰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