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

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

罗隐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罗隐的《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全文:
汉代簪缨盛,梁园雉堞雄。
物情须重德,时论在明公。
族大逾开魏,神高本降嵩。
世家惟蹇谔,官业即清通。
翰苑论思外,纶闱啸傲中。
健豪惊彩凤,高步出冥鸿。
履历虽吾道,行藏必圣聪。
绛霄无系滞,浙水忽西东。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
去去才须展,行行道益隆。
避权辞宪署,仗节出南宫。
雁影相承接,龙图共始终。
自然须作砺,不必恨临戎。
幕下莲花盛,竿头犭单佩红。
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人地应无比,簟瓢奈屡空。
因思一枝桂,已作断根蓬。
往事应归捷,劳歌且责躬。
殷勤信陵馆,今日自途穷。

罗隐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罗隐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书法作品欣赏
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故事

(1) 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虚应故事

(2)

(3) 掌故,典故

(4) 旧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宋· 苏洵《六国论》

(5) 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民间故事

英雄故事

(6) 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梗概

两地

(1).两处;两个地方。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唐 元稹 《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 ,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 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人以为此诗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全功

(1).功业完美,泽被万物。《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张湛 注:“全,犹备也。” 唐 韩愈 《杏花》诗:“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2).完满的功业。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幸蒙国朝将泰之运,荡平天下,怀集异类,喜得全功。” 明 唐顺之 《公移·牌》:“又据报 崇明 沙上有续到贼船十六隻,登岸烧劫,乃是天心助顺,使此贼送死,輳成诸将全功也。”

(3).谓成就功业。《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已知将军边塞劳苦,损折弟兄。今已全功,实为万幸。”

(4).保全身心之功。 元 麻革 《为乔子寿》诗:“守身为大节,寡欲是全功。”

罗隐名句,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罗隐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