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荆榛一焚荡,雉兔皆惊矫

荆榛一焚荡,雉兔皆惊矫

苏辙次韵子瞻人日猎城西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人日猎城西》

全文:
将贤士气振,令肃军声悄。
晨登戏马台,一试胡褭。
城空巷无人,里社转相晓。
吾公庶无疾,但恐园囿小。
荆榛一焚荡,雉兔皆惊矫
翩翩白马将,手把青丝挑。
少小事边徼,斩刈轻荼蓼。
殿前赐鞍勒,珂月明皎皎。
自言得所事,强*暴无不了。
庙算本诗书,下策禁焚燎。
当令百链刚,甘就一指绕。
低回未尝试,坐被世人少。
秋霜一朝下,凌励见鸷鸟。
为君整骄惰,重立穰苴表。

苏辙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焚荡

亦作“ 焚盪 ”。焚毁;烧光。《后汉书·儒林传序》:“后 长安 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晋书·褚翜传》:“时京邑焚荡,人物凋残, 翜 收集散亡,甚有惠政。”《旧五代史·梁书·杨师厚传》:“ 师厚 总大军直抵 镇州 城下,焚盪閭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及 周 师入 郢 ,咸自*焚荡。”

见“ 焚荡 ”。

雉兔

野鸡和兔子。亦指猎取野鸡和兔子。《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 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惊矫

受惊而飞。 宋 王安石 《白鸥》诗:“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纠纷。” 明 高启 《出城东见古松流水坐憩久之》诗:“羣鸥尽惊矫,疑是龙吟渊。”

苏辙名句,次韵子瞻人日猎城西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苏辙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