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书生匪我求童蒙,桥门冠带新辟廱

书生匪我求童蒙,桥门冠带新辟廱

方回送岳德裕如大都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方回的《送岳德裕如大都》

全文:
岳忠武王炎兴中,才跨光世俊世忠。
人见百战百胜功,孰知洙泗储心胸。
奸桧忮忍摧英雄,秦贼之臭传无穷。
忠武馨香向不同,鬼神呵护垂箕弓。
子子孙孙有宜风,允文允武足临容。
敦以阅乐诗书崇,维德裕甫明且聪。
昭文大不其宗公,招之使来有秋鸿。
贤父贤兄笑颜红,酌酒赆别浮金钟。
有马有车舟有篷,脯腊湩酪羊豕熊。
藕莲梨枣苹蕰葑,罍之俎之笾豆丰。
文宾诗客罔不从,軷祀而行气如虹。
浙之西而淮之东,中原广大尧民雍。
邹鲁齐赵森儒宫,默会寸心豁双瞳。
卢沟之水何溶溶,五门佳气瞻郁葱,殿上日月朝袞龙。
马亿万万休战攻,猎围发踪无豜{左豕右从}。
海东青上天无穹,天鹅脑碎飘虚空。
书生匪我求童蒙,桥门冠带新辟廱
六艺一经或一通,加之官爵与磨砻。
千里虎符百里铜,君遨王京登丹枫。
即沾一命寿乃翁,归欤不见橘霜浓。
近在新年桃李浓,莺莺燕燕飞蝶蜂。
满斟环坐绣芙蓉,春满一家和气融。
我有一言如药石,后生仕宦非所急。
明时用人略梯级,况乃要路荐引密,集贤翰林真可得。
我身自有本来物,官小官高何损益。
君家万卷刻书籍,此事乃一大功德。
陶铸青衿千百亿,归而求之不凿壁。
一灯可费十年力,然后自观语与默。
一默浩养百虫蛰,一语九霄轰霹雳。

方回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童蒙

(1).幼稚愚昧。《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朱熹 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俶真训》:“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於天地之间,是故其德烦而不能一。”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且夫远古质朴,盖其未变,民尚童蒙,机心不动。”

(2).指无知的儿童。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 唐 元稹 《江边》诗:“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散。”《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 朱自清 《<文心>序》:“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

(3).指童年。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 清 钱谦益 《母李氏仍前赠》:“事夫篤疾之餘,训子童蒙之日。”

桥门

桁架桥每端的头两个主要桁架之间的空间

冠带

(1).帽子与腰带。《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 宋 司马光 《晚食菊羹》诗:“归来褫冠带,杖履行东园。” 明 沉鲸 《双珠记·弃官寻父》:“今日解了冠带,扮做常人。轻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

(2).戴帽子束腰带。《战国策·楚策一》:“ 秦王 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 三国 魏 曹操 《薤露》诗:“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彊。”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先生﹞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红楼梦》第六二回:“ 寳玉 清晨起来,梳洗已毕,便冠带了。”

(3).指装束,打扮。《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楚 阵 韩员 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这般冠带?名呼做 杀虎壮士 。”

(4).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韩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带之国。” 宋 洪迈 《容斋四笔·饶州风俗》:“ 宋 受天命,然后七 闽 、二 浙 与 江 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五章引《宣布满清皇室罪状檄》:“山河依旧,先人之庐墓可亲;冠带奚存,九世之仇讎宜復。”

(5).谓使习礼仪。《旧唐书·玄宗纪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冠带 月支 ,旅应騶牙之瑞,梯航日出,咸输象齿之珍。”

(6).比喻封爵,官职。《战国策·魏策四》:“且夫 魏 一万乘之国,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 秦 之强足以为与也。”《明史·唐胄传》:“遇赦復冠带,卒。”

(7).指官吏、士绅。《文选·张衡<西京赋>》:“冠带交错,方辕接軫。” 薛综 注:“冠带,犹搢绅,谓吏人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晋朝 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 宋 叶适 《北村记》:“相为市者,皆鱼虾之友,菱芡之朋,而冠带车马之来絶矣。” 明 张煌言 《祭延平王文》:“中原冠带,夹道壶浆。”

(8).指男子。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盈盈弱女,僭称冠带之雄。渺渺丈夫,反袭裙釵之饰。”

辟廱

辟雍。《诗·大雅·灵台》:“於论鼓鐘,於乐辟廱。”《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文选·潘岳<闲居赋>》:“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縈映,圆海迴渊。”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明堂辟廱,水四周於外,象四海也。”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 徽宗 创立辟廱,增生徒共三千八百人。内上舍生二百人,内舍生六百人,教养于太学;外舍生三千人,教养于辟廱。” 清 陈鳣 《对策》卷一:“又有学宫等俱在城中,而别建明堂、辟廱於郊外,以存古制,如祭天之坛,冠冕之市也。”参见“ 辟雍 ”。

方回名句,送岳德裕如大都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方回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