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

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

辛弃疾汉宫春(即事)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汉宫春(即事)》

全文:
行李溪头,有钓车茶具,曲几团蒲。
儿童认得,前度过者篮舆。
时时照影,甚此身、遍满江湖。
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
一自东篱摇落,问渊明岁晚,心赏何如。
梅花正自不恶,曾有诗无。
知翁止酒,待重教、莲社人沽。
空怅望,风流已矣,江山特地愁予。

辛弃疾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辛弃疾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书法作品欣赏
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行歌

歌,吟,抽咽的哭。行,走动着。行歌意为一边走着一边抽抽咽咽地哭。是孩子的哭状

儿闻之亡去入山林行歌。——晋· 干宝《搜神记》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语难

谓因愤激而出语艰涩,说话不流利。《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説之。” 陆德明 释文:“语难,如字。艰难也;勇士愤气积於心胷,言不流利也。”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环寇之师,殆且十万,瞋目语难,自以为武人,不肯循法度。頡頏作气势,窃爵位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属也。” 宋 刘敞 《与吴九论武学书》:“夫縵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按剑而疾视者,此所谓勇力之人也。”

辛弃疾名句,汉宫春(即事)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辛弃疾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