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春官宗伯鲁诸生,翰苑纶闱占大名

春官宗伯鲁诸生,翰苑纶闱占大名

杨亿次韵和太僕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杨亿的《次韵和太僕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

全文:
春官宗伯鲁诸生,翰苑纶闱占大名
一代典谟资润色,满朝文物仰悬衡。
分班月殿趋金马,侍宴天池见五鲸。
即日云屏应隔坐,不须东观待书成。

杨亿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春官

(1).古官名。 颛顼氏 时五官之一,为木正。见 贾公彦 《〈周礼正义〉序》引《左传·昭公十七年》 汉 服虔 注。又为《周礼》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见《周礼·天官·小宰》。 唐 、 宋 、 明 、 清 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 明太祖 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见《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律历志》、《明史·安然传》。

(2). 唐 光宅 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唐 皎然 《兵后送姚太祝赴选》诗:“名动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硬选入秋宫院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九上春官不第,键户箸书,足不入城市。”

(3).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迎春社火》:“次日打春,官给身钱二十七文,赏春官通书十本。”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春官序》:“﹝春官﹞以秃人扮之,冠带而倒骑牛背,亦笑观也。”

宗伯

(1).官名。 周 代六卿之一。掌宗庙祭祀等事,即后世礼部之职。因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周礼·春官·宗伯》:“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郑玄 注:“宗伯,主礼之官。”《国语·郑语》“以佐 尧 者也” 三国 吴 韦昭 注:“秩宗之官,於 周 为宗伯, 汉 为太宰,掌国祭事。” 唐 皎然 《赠李中丞洪》诗:“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 宋 苏轼 《三马图赞》:“西蕃有贡骏马汗血者,有司以非入贡岁月,留其使与马於边。 之奇 为请乞不以时入事下礼部。 軾 时为宗伯,判其状云:‘朝廷方却走马以粪,正復汗血,亦何所用?’事遂寝。”《儒林外史》二九回:“ 诸葛天申 向两人道:‘方才这进去的是 天长 杜宗伯 的令孙。’”

(2).官名。 汉 代官名。掌宗室之事。 秦 时本名宗正, 汉 元始 四年,改名宗伯。《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 秦 官,掌亲属,有丞。 平帝 元始 四年更名宗伯。”

(3).称文章学问受人尊崇的大师。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皇甫冉》:“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

(4).复姓。 汉 有 宗伯凤 。见《通志·氏族四》。

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翰苑

(1).文苑。文翰荟萃之处。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攀翰苑而思齐,傃文风而立志。”

(2).翰林院的别称。《宋史·萧服传》:“文辞劲丽,宜居翰苑。”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得树》:“二甲第二入翰苑,非其志也。”

纶闱

犹纶阁。中书省的代称。撰拟制诰之所。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纶闈慙并入,翰苑忝先攀。”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 张洎 ﹞謁 韩熙载 , 韩 一见,待之如故,谓曰:‘子好,中书舍人。’顷之, 韩 主文。 洎 擢第,不十年,果主纶闈之任。” 清 钱谦益 《王元之自翰林谪官》诗之二:“纶闈旧侣苍苔在,僧舍新愁白髮知。”

大名

(1) 某人的正式名字

(2) 对方名字的敬称

(3) 显赫的名气

杨亿名句,次韵和太僕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杨亿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