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盘根入地几千尺,偃蹇蔽日常重重

盘根入地几千尺,偃蹇蔽日常重重

徐孜五有吟(丙申寓浮梁潘村作·有序)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徐孜的《五有吟(丙申寓浮梁潘村作·有序)》

全文:
先生家有一张琴,弦歌曾鼓缁惟林。
远来渔火拿舟听,悠悠千载传至今。
风急天高穷猿啸,月明海底苍龙吟。
浮云飞絮不到处,高山流水声难寻。
吁嗟子期今已矣,弦间指下空留心。
惟有渊明得真趣,无弦曾不求知音。
先生家有三尺剑,风胡欧冶精煅炼。
自是次山金铁英,铸出锋芒光掣电。
夜夜紫气横斗牛,刚亦不吐柔不咽。
弹铗可簇天下车,伐敌可息天下战。
云胡韬晦入匣中,不为苍生救时变。
慎勿见水化为龙,起舞有德待天眷。
先生家有千年镜,光莹隐隐中盘龙。
万里晴天悬皎月,一团秋水生芙蓉。
频看勋业频拂拭,门阖不遣尘埃蒙。
孤光一发见肝胆,区区岂独能照容。
更解鉴今复鉴古,𡟎妍邪正填心胸。
兴亡治乱道不得,何时进入蓬莱宫。
先生家有千丈松,昂霄耸壑如苍龙。
盘根入地几千尺,偃蹇蔽日常重重
四时不改青青色,笑傲霜雪排严冬。
劲节自守君子操,虚名宁受大夫封。
丝苓不为世所采,栋梁当为时所崇。
剪伐岂是大早计,大材瓠落难为容。
先生家有一顷田,洞洞属属承世传。
不忧水旱不种谷,东阡西陌常丰熟。
以笔为耒以舌耕,长年何劳耕牛犊。
由来经训是菑畬,插架何啻三万轴。
取之无禁用无竭,个中自有千钟粟。
时乎时乎何异然,顿使广文忧不足。

徐孜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盘根

(1).谓树木根株盘曲纠结。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毻毛新鵠小,盘根古树低。” 五代 齐己 《古松化为石》诗:“盘根几耸翠崖前,却偃凌云化至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絶巘危崖,尽皆怪松悬结……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

(2).比喻相互勾结,根深蒂固。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忠良会边》:“奸风成癖党盘根也。”

(3).见“ 盘根错节 ”。

(4).犹奠基。 唐 李白 《明堂赋》:“势拔五岳,形张四维,轧地轴以盘根,摩天倪而创规。”

(5).指根基。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

槃根:盘曲的木根。喻难办之事。 清 钱谦益 《太仆寺添注少卿熊明遇授中宪大夫制》:“蔚有君子之文,兼通当世之务……风力愈修,槃根尽解。”

入地

(1).钻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宋 陈亮 《广惠王祈雨文》:“ 亮 等今思厥愆,惭恨入地。”

(2).喻死亡。《后汉书·班超传》:“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 超 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姦宄之源,生逆乱之心。”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材术短浅,老病日侵,常恐大恩不报,衔恨入地,故贪及未死之间,时进瞽言。”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诗序:“苟靦颜视息,他日蒙耻入地,将何面目见我公乎?”参见“ 入土 ”。

(3). 宋 代 靖州 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居民互斗,胜者仅掠取败者之钱财而归还其土地,谓之“入地”。

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偃蹇

(1) 高耸

(2) 骄横;傲慢

惧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他就得意的了不得,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 困顿;窘迫

叔宝道:“小弟当时偃蹇。——《隋唐演义》

(4) 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日常

平时的,经常的

日常生活

日常工作

重重

(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徐孜名句,五有吟(丙申寓浮梁潘村作·有序)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徐孜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