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我曾四方事奔走,蝇头也共人逐逐

我曾四方事奔走,蝇头也共人逐逐

戈涢扑满分韵得复字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戈涢的《扑满分韵得复字》

全文:
空其中,硕其腹,以瓦为之代箧椟。
上开狭孔容一钱,鬻向儿曹作私蓄。
入窍虽易出窍难,抱持把玩从翻覆。
不劳费扃钥,不须防厮仆。
但嗟器易盈,满便遭敲扑。
锵然一掷落纷纷,青蚨遍地如撒菽。
黄童快意白叟笑,终岁积来不盈掬。
金穴底深深,铜山高矗矗。
既足遗子孙,兼之瞻亲族。
戋戋能几何,曾不给饘粥。
小儿作计良足嗤,壮夫谋生虑宜熟。
我曾四方事奔走,蝇头也共人逐逐
囊漏宁余润笔资,舌耕讵有逢年福。
当时误信太白言,千金散尽还来复。
人生由命匪由他,韩子至论今方服。
枉羡金满籯,空买愁千斛。
宁甘壁立贫,不效穷途哭。
万卷从来敌百城,且收残编充败簏。

戈涢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蝇头

(1).指像苍蝇头那样小的字。 唐 吴融 《倒次元韵》:“鱼子封牋短,蝇头学字真。” 宋 陆游 《读书》诗之二:“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自注:“时方读小本《通鑑》。” 明 陆采 《明珠记·拆书》:“书看罢,恨转深,蝇头一纸写细心,指望再同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张文和之才》:“然其才干实出於众,凡其所平章政事及召对诸语,归家时,灯下蝇头书於秘册,不遗一字。”

(2).比喻微小的名利。 宋 周紫芝 《醉落魄》词:“如今始信从前错,为个蝇头,轻负青山约。” 明 张景 《飞丸记·客途感慨》:“为衣食蝇头,一似吞鉤吞线,那望前程路远。”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胆智·陈星卿》:“村有寡妇,屋数间,田百餘亩,有子方在抱,姪欺之,阴献其产于势家子,得蝇头遁去。”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我 中国 不能犂其窟而锄其穴,反*中其诡谋,受其凌辱,听其吓诈;甚至庸恶陋劣,贪图蝇头,拜跪于狐羣狗党之中。”

共人

(1).指敬谨供职的同僚。共,通“ 恭 ”。《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朱熹 集传:“共人,僚友之处者也。” 胡承珙 后笺:“此共人,后儒多指在朝僚友言之。”

(2).指 吴 越 之人。《逸周书·王会》:“共人玄贝。” 孔晁 注:“共人, 吴 越 之蛮。”

逐逐

奔忙貌;匆忙貌。 唐 胡皓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稜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 宋 范仲淹 《送郧乡尉黄通》诗:“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清 戴名世 《洪昆霞制义序》:“彼窈窕贞静之女,肯低首敛气,逐逐戚施籧篨之侧乎?”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我因急于来 杭 ,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

急于得利貌。 唐 柳宗元 《送僧浩初序》:“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中人以下,逐逐利欲,使其不知命分之所至,则猖狂妄行,将无所不至矣。” 清 秋瑾 《支*那逐魔歌》:“四邻环绕欲逐逐,失权割地无时止。”

戈涢名句,扑满分韵得复字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戈涢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