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何事杖藜天外去,尽饶方内足攀援

何事杖藜天外去,尽饶方内足攀援

李孙宸游观音岩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孙宸的《游观音岩》

全文:
石床千尺倚云根,小有清虚敞洞门。
风雨不惊龙卧稳,烟霞长护佛坛尊。
云封鸟道才穿径,日落人家别有村。
何事杖藜天外去,尽饶方内足攀援

李孙宸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方内

(1).指尘世。对“方外”而言。《庄子·大宗师》:“ 孔子 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 丘 游方之内者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岂知圣人智周万物,才兼百行,若斯而已,与夫方内之士,有何异哉!” 宋 秦观 《三老堂》诗:“晚厌方内游,把袂访闲逸。”

(2).犹国内,域中。《史记·孝文本纪》:“方内安寧,靡有兵革。” 宋 朱熹 《壬午应诏封事》:“春秋未高,方内无事。”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近赖皇天悔祸,羣寮誓心,驱 刘石 于沙漠,勦 王敦 于方内。”

方枘。方形的榫子。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淳于髠 曰:‘方内而员釭,如何?’”

攀援

(1) 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动

(2) 援引提拔;支持。援用,引用

(3) 追随,依附

李孙宸名句,游观音岩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李孙宸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