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中书输尚父,封户溢票姚

中书输尚父,封户溢票姚

楼钥史文惠王挽词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楼钥的《史文惠王挽词》

全文:
八行源充远,三师庆系遥。
枢庭先附凤,相国荐簪貂。
感会逢千载,荣华冠四朝。
甘盘称旧学,绮季簉储寮。
历数终归舜,羹墙欲见尧。
圣图滋广大,孝治极光昭。
善类茅连茹,英才楚刈翘。
经纶任钧轴,询访及刍荛。
未急宣攘狄,先求禹格苗。
訏谟裨庙筭,长策御天骄。
衮阙心勤补,羹和手自调。
临机杜如晦,处事李文饶。
越俗怀恩纪,闽人服教条。
群公推治行,所至起民谣。
晚岁车垂薛,皇慈第赐萧。
精鏐杯引寿,宝玉带横腰。
潭府辉宸翰,频年走使轺。
中书输尚父,封户溢票姚
教子躬师道,传家作世标。
绅緌成继踵,铅椠到垂髫。
持论书还著,谈经屡烧。
官虽居鼎鼐,乐不改箪瓢。
门外车长满,樽前客载招。
人间等游戏,物表自消摇。
几见承三接,重来侍九韶。
桑榆方借暖,蒲柳叹先凋。
洮頮俄凭几,衣冠忽葬桥。
信能依日月,端合配宗祧。
贱子慙愚懵,平时荷

楼钥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楼钥中书输尚父,封户溢票姚书法作品欣赏
中书输尚父,封户溢票姚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中书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颜师古 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李贤 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 裴松之 注引《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汉 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復以臣领中书。” 隋 唐 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宋史·叶清臣传》:“陛下欲息奔竞,此繫中书。若宰相裁抑奔竞之流,则风俗惇厚,人知止足。”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中书独坐揽朝权,看炙手威风赫烜。”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 隋 、 唐 时为中书省的属官。 明 清 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中书的班次,进士是一途,监生是一途。”《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他就凑了千把银子,捐了个内阁中书。”

(4).官署名。 唐 代的中书省、 宋 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唐 白居易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文潞公 在枢府,尝一日过中书,与 荆公 行至题下。”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早拜中书事 祖龙 , 江淹 亲向梦中逢。”参见“ 中书君 ”。

尚父

亦作“ 尚甫 ”。1.指 周 吕望 。意为可尊敬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尚父,可尚可父。” 郑玄 笺:“尚父, 吕望 也。尊称焉。”一说为 吕望 之字。 马瑞辰 通释:“‘父’与‘甫’同。甫为男子美称, 尚父 其字也,犹 山甫 、 孔父 之属。”《艺文类聚》卷二八引 汉 班彪 《游居赋》:“想 尚甫 之威虞,号苍兕而明誓。”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比 渭 滨甲子, 尚父 难兄。” 清 唐孙华 《磻溪》诗:“ 尚父 精神老更遒,一竿唾手取神州。”

(2).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至西京,为太师,号曰尚父。”《新唐书·郭子仪传》:“ 德宗 嗣位,詔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帝矍然欲翦除,而惮其握兵,因尊为尚父。”《三国演义》第八回:“﹝ 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

票姚

亦作“ 票鷂 ”。劲疾貌。 汉 代以为武官名号。后多用指 霍去病 。《汉书·霍去病传》:“大将军受詔,予壮士,为票姚校尉。” 宋 叶适 《上滩》诗:“苦战排三军,势压票姚将。” 清 邵长蘅 《周将军》诗:“将军票鷂健絶伦,生驹搅阵刀截云。”参见“ 剽姚 ”、“ 嫖姚 ”。

楼钥名句,史文惠王挽词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楼钥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