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恰春归,早秋至,多寒温,少传示

恰春归,早秋至,多寒温,少传示

贯云石【南吕】一枝花 丽情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贯云石的《【南吕】一枝花 丽情》

全文:
银杏叶凋零鸭脚黄,玉树花冷淡鸡冠紫。
红豆蔻啄残鹦鹉粒,碧梧桐栖老凤凰枝。
对景嗟咨,楚江风霜剪鸳鸯翅,渭城柳烟笼翡翠丝。
缀黄金菊露,碎绿锦荷花瑟瑟。
叹落落情怀不已,恨匆匆岁月何之。
拥并也似一片闲愁,撺掇出伤心故事。
往常时花笺写恨,红叶题诗,都做了风中飞絮,水上浮萍。
痛煞煞玉连环掂的瑕疵,碜可可锦回文揉的参差。
瘦廉纤对妆奁金粉慵施,愁荏苒绣房中拈针慵使,病恹渐锦筝ㄐ雁柱慵支。
念兹,对此。
匆匆岁月三之二,恰初三,早初四。
呖呖风前孤雁儿,感起我一弄儿嗟咨。
雁儿,你写西风曲似苍颉字,对南浦愁如宋玉词。
恰春归,早秋至,多寒温,少传示
恼人肠,聒人耳,碎人心,堕人志。
雁儿,直被你撺掇出无限相思,偏怎生不寄俺有情分故人书半纸。

贯云石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贯云石恰春归,早秋至,多寒温,少传示书法作品欣赏
恰春归,早秋至,多寒温,少传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春归

(1).春天来临。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四:“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唐 李山甫 《贺邢州卢员外》诗:“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唐 滕迈 《春色满皇州》诗:“蔼蔼復悠悠,春归十二楼。”

(2).春去;春尽。 唐 白居易 《送春》诗:“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復暮。”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之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宋 辛弃疾 《杏花天·无题》词:“有多少、鶯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3).春时回来。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内》诗:“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 唐 李嘉祐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诗:“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早秋

入秋不久;刚过立秋之时

寒温

(1).冷暖。《晏子春秋·谏下十三》:“故 鲁 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汉书·京房传》:“其説长於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 候。”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寒温必服,药饵必时。”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见寄》诗:“违离詎几时,风色变寒温。”

(2).指问候冷暖起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诣 瞻 ,寒温毕,聊谈名理。”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施礼罢,叙寒温。”《红楼梦》第一○五回:“众亲友也有认得 赵堂官 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 贾政 的手笑着説了几句寒温的话。”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着牙,满口寒温:‘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

(3).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神农本经名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注引 宗奭 曰:“寒、热、温、凉,是药之性。” 鲁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义”》:“因为自三民主义以至无政府主义,无论它性质的寒温如何,所开的究竟还是药名。”

传示

(1).留传示知;传达告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汝曹生於戎马之閒,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録,以传示子孙。”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诗:“莫烦相属和,传示及孩提。” 明 高明 《琵琶记·拐儿脱骗》:“传示俺家里,俺早晚回来,教都放心,不须烦恼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明代诸家拟<易>之书》:“﹝ 翔凤 ﹞以稾授某宗伯,不识果传示否。”

(2).口信;书信。 元 贯云石 《清江引·惜别》曲:“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 清江 买不得天样纸。” 元 乔吉 《小桃红·楚仪来因戏赠之》曲:“许多时,口儿里不道箇胡伦字,殷懃谢伊,虽无传示,来探了两遭儿。”

贯云石名句,【南吕】一枝花 丽情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贯云石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