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质行乡闾推表正,芳名俎豆相辉映

质行乡闾推表正,芳名俎豆相辉映

李梓崇祀乡贤诗(为坦卿萧公墱作)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梓的《崇祀乡贤诗(为坦卿萧公墱作)》

全文:
子建赋才雄八斗,先生蕴奇倾二酉。
寓言蒙叟亦危机,问字子云为吃口。
孝廉抱膝傲眉山,屡蹶公车时不偶。
顿悟因缘若草霜,乘箕回首白云乡。
藏山业富书千卷,遗子象贤墨一庄。
长公皋座才超越,贤声独迈扬天阙。
仲君以次尽琳琅,州牧赞府盈床笏。
吾程元气久不舒,前辈仪型几代虚。
羡公丛桂风千载,藉有馀光被井庐。
质行乡闾推表正,芳名俎豆相辉映
紫薇何必早蜚英,留与儒林歌且咏。

李梓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质行

(1).谓品行诚朴。《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万石君 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 齐 鲁 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明 唐顺之 《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然 石 氏自 建 庆 而下,不再世,孝谨遂衰,岂非其质行有餘,而诗书问学之泽不足以维持之耶!” 清 刘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 江苏 文胜、事烦剧,公倡以质行。”

(2).品德操行。《群书治要》卷四四引 汉 桓谭 《新论》:“智略有深浅,听明有闇照,质行有薄厚。” 明 宋濂 《故熊府君墓志铭》:“虽其后更名他师,而篤实有质行者,则府君之所啟也。”

乡闾

亦作“鄊閭”。1.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閭”泛指民众聚居之处。《管子·幼官》:“閒男女之畜,修乡閭之什伍。”《南齐书·礼志上》:“郡县有学,乡閭立教。” 宋 王安石 《原教》:“夫妇者无失其为夫妇也,率是也有赏,不然则罪,乡閭之师,族酇之长。”

(2).家乡;故里。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少称乡閭,长闻邦国。” 宋 曾巩 《应举启》:“足跡不游於场屋,姓名不署於乡閭。”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曲:“壮岁乡閭,养志闲居。” 清 朱彝尊 《题张上舍劭竹林独坐图》诗:“十年不对乡閭竹,垞北垞南思杀*人。” 清 汪文桂 《秋日同季弟归里和韵》:“秋深才得返鄊閭,弱弟偕行赋《遂初》。”

(3).乡亲;同乡。《后汉书·朱儁传》:“ 儁 以孝致名,为县门下书佐,好义轻财,乡閭敬之。”《旧唐书·高季辅传》:“丑言过行,见嗤於乡閭;忘义私昵,取摈於亲族。” 宋 苏辙 《巢谷传》:“予以乡閭,故幼而识之。” 明 无名氏 《白兔记·祭赛》:“乡閭来朝贺,社户保灾非。”

表正

(1).谓以身为表率而正之。《书·仲虺之诰》:“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纘禹旧服。” 孔 传:“言天举王勇智,应为民主,仪表天下,法正万国。”《明史·解学龙传》:“ 纪 ( 王纪 )亮节弘猷,召置廊庙,必能表正百僚,裁决大务。”

(2).指宰辅。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僕射制》:“况朝廷之大,得不以耆年重望居表正之地,以仪刑百辟乎?”

芳名

(1) 敬辞,称年轻女子的名字

(2) 美好的名声

芳名永垂

俎豆

(1)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2) 指奉祀

俎豆千秋

辉映

光辉映照

李梓名句,崇祀乡贤诗(为坦卿萧公墱作)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李梓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