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侧生昂九霄,萧森谷量簵

侧生昂九霄,萧森谷量簵

苏籀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竹溪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籀的《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竹溪》

全文:
侧生昂九霄,萧森谷量簵
溪岚翠欲滴,尘外嵇阮趣。

苏籀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侧生

(1). 晋 左思 《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枝。” 唐 张九龄 《荔枝赋》:“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皆谓荔枝生于旁枝,后因以“侧生”为荔枝的代称。 明 陈继儒 《枕谭·侧生》:“ 杜子美 絶句云:‘侧生野岸及红蒲,不熟丹宫满玉壶。’讳荔枝为侧生,虽本之 左思 、 张九龄 ,然以时事不欲直道也。 黄山谷 题 杨妃 病齿云:‘多食侧生,损其左车。’则又好奇故也。”

(2).谓妾婢所生。《魏书·杨大眼传》:“初, 大眼 徙 营州 , 潘 ( 大眼 妻)在 洛阳 ,颇有失行。及为 中山 , 大眼 侧生女夫 赵延寳 言之於 大眼 , 大眼 怒,幽 潘 而杀之。”

九霄

(1).天之极高处;高空。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 巴 江暮雨连 三峡 , 剑 壁危梁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谓仙人居处。《文选·沉约<游沉道士馆>诗》:“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张铣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处也。” 唐 李白 《明堂赋》:“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王琦 注:“按道书,九霄之名,谓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为九霄。” 宋 陆游 《长生观观月》诗:“独倚栏杆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处。 唐 杜甫 《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诗:“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唐 黄滔 《敷水庐校书》诗:“九霄无詔下,何事近清尘?”

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鲁迅 《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3).阴森。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徐迟 《入峡记》:“ 巫山 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谷量

谓以山谷计算牛马等牲畜。极言其多。语本《史记·货殖列传》:“ 乌氏倮 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繒物,閒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满谷则具不復数。”《魏书·尒朱荣传》:“自是之后,日觉滋盛,牛羊驼马,色别为羣,谷量而已。” 清 李必恒 《铙歌·破阵乐》:“峩峩甲仗高於山,孳畜谷量不知数。”

苏籀名句,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竹溪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苏籀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