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三世方明陪御赏,从教佳话冠螭头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我皇祖时曾集大小臣工于瀛台宴赏甚盛典也兹因西成丰稔百物蕃昌于八月二十八日赐宴公卿庶僚于瀛台以昭继绳宣豫之意得诗四首并示诸臣其二》

全文:
镜中楼阁五云稠,皎日扬辉素景浮。
湛露诗成天酒下,蓼萧乐作徵招流。
曲江早献千秋鉴,梁国还登太液舟。
三世方明陪御赏,从教佳话冠螭头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三世

(1) 三代,常指祖孙三代

(2) 在美洲,尤指在美国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方明

(1).上下四方神明之象。木制,方四尺,设六色六玉。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会盟或天子祭祀时所置。《仪礼·觐礼》:“诸侯覲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 郑玄 注:“方明者,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 贾公彦 疏:“谓合木为上下四方,故名方;此则神明之象,故名明。此 郑 解得名方明神之义也。” 胡培翚 正义:“方明,以方四尺之木为之,上下四方,共有六面。设六色者,每面各设一色,以象其神。设六玉者,每面各设一玉,以为之饰。”《汉书·律历志下》:“ 商 十二月乙丑朔旦冬至,故《书序》曰:‘ 成汤 既没, 太甲 元年,使 伊尹 作《伊训》。’《伊训》篇曰:‘惟 太甲 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 伊尹 祀于先王,诞资有牧方明。’言虽有 成汤 、 太丁 、 外丙 之服,以冬至越茀祀先王于方明以配上帝,是朔旦冬至之岁也。”

(2).传说中人名。

从教

(1).听从教导。《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楚黜教》:“ 罗 至 抚州 中途,憩息於从教 陈 姓之宅。”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宽胁从,曰:‘吾但治从逆,不治从教。’”

(4).从此使得;从而使。 唐 韩偓 《偶见》诗:“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 下蔡 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爱其晚年佳句,如:‘废书祇觉心无著,少饮从教睡亦清。’”

(5).听任;任凭。 宋 韦骧 《菩萨蛮》词:“白髮不须量,从教千丈长。” 明 高启 《夜雨》诗:“醉来独灭青灯卧,风雨从教滴夜长。” 清 钱谦益 《团扇篇》诗:“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佳话

美谈,传诵一时的美事

在农村传为佳话

螭头

(1).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头形的石阶等。 唐 姚合 《寄右史李定言》诗:“纔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我朝翰林皆史官,立班虽近螭头,亦远在殿下。”《红楼梦》第十七回:“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康有为 《游金陵明故宫及孝陵秦淮旧板桥》诗:“虎踞龙盘犹有梦,摩桫翁仲立螭头。”

(2).见“ 螭头官 ”。

乾隆名句,我皇祖时曾集大小臣工于瀛台宴赏甚盛典也兹因西成丰稔百物蕃昌于八月二十八日赐宴公卿庶僚于瀛台以昭继绳宣豫之意得诗四首并示诸臣其二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