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坚白耻磷缁,高风企孤竹

坚白耻磷缁,高风企孤竹

刘绍晚翠堂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刘绍的《晚翠堂》

全文:
敛迹抱幽贞,仰乔托高木。
遥轩挹飞爽,壮节时自勖。
菀兹虬龙姿,盘踞出空谷。
落落千丈阴,冰霜散繁绿。
孤云自栖泊,野鹤与吟宿。
不逐桃李颜,飘飖古城曲。
多君守中素,砥行跨流俗。
坚白耻磷缁,高风企孤竹
秋涛响天末,华月照萝屋。
亦欲振余衣,相从斸黄独。

刘绍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坚白

(1).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谓君子虽在浊乱而不能污。后因以“坚白”形容志节坚贞,不可动摇。《三国志·魏志·徐邈王基等传论》:“ 王基 学行坚白。”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诗:“波澜暗超忽,坚白亦磷緇。” 宋 司马光 《送守哲归庐山》诗:“嚣呶不可变,坚白如琼琇。” 清 金农 《冬雪》诗:“相警保坚白,勿使不洁扰。”

(2). 战国 时名家学说的一个命题。《庄子·齐物论》:“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详“ 坚白同异 ”。

磷缁

亦作“ 磷淄 ”。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磷,谓因磨而薄;缁,谓因染而黑。后因以比喻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起变化。 唐 杜甫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诗:“岁阳初盛动,王化久磷緇。” 宋 秦观 《庆禅师塔铭》:“呜呼我师,法妙难思,与物并作,而不磷緇。” 明 唐顺之 《赠王山人》诗:“自笑久磷緇,还真已是迟。” 梁启超 《论私德》:“即有一二达识热诚之士,苟欲攘臂为生民请命,则时或不得不用诡秘之道,时或不得不为偏激之行。夫其人而果至诚也,犹可以不因此而磷淄也。”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孤竹

(1).独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於地上圜丘奏之。” 郑玄 注:“孤竹,竹特生者。” 贾公彦 疏:“孤竹,竹特生者,谓若 嶧阳 孤桐。” 汉 班固 《东京赋》:“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雷鼓鼝鼝,六变既毕,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二:“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唐 杨炯 《盂兰盆赋》:“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麒麟在郊,凤凰蔽日。”

(2).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嶧阳 孤桐,不能无絃而激哀响; 大夏 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声。” 晋 张协 《七命》之二:“吹孤竹,拊云和,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北周 庾信 《变宫调》之二:“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絃。” 宋 张先 《菩萨蛮》词之一:“佳人学得 平阳 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海门江月清。”

(3).古代乐曲名。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奏黄钟而歌大吕,变孤竹而舞《云门》。”《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百官皆以为然,乃行之” 元 胡三省 注:“空桑、孤竹之韵足以礼神,《云门》、《大夏》之容无亏观德。”

(4). 商 周 时国名。在今 河北省 卢龙县 。《国语·齐语》:“遂北伐 山戎 ,刜 令支 、斩 孤竹 而南归。” 韦昭 注:“二国, 山戎 之与也。 令支 ,今为县,属 辽西 , 孤竹 之城存焉。”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 山戎 孤竹 ,束马景从。” 唐 张说 《吊国殇文》:“北伐兮东胡,邈 辽阳 兮 孤竹 。” 明 唐寅 《出塞》诗之一:“摐金出 孤竹 ,飞旗掩二 榆 。”

(5).《庄子·让王》:“昔 周 之兴,有士二人,处於 孤竹 ,曰 伯夷 、 叔齐 。”后遂用“ 孤竹 ”借指 伯夷 、 叔齐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贸铜山之丰。” 南朝 宋 范晔 《逸民传论》:“ 武 尽美矣,终全 孤竹 之絜。” 唐 李德裕 《赠右卫将军李安制》:“往者, 产 禄 擅朝, 充躬 交乱,每念王室,殆於阽危,不惮芳兰之焚,竟全 孤竹 之志。”

(6).竹的一种。 宋 赞宁 《笋谱·孤竹笋》:“ 襄阳 薤山 下有孤竹,三年方生一笋。及笋成竹,竹母已死矣。”

(7).复姓。见《通志·氏族二》。

刘绍名句,晚翠堂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刘绍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