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江南游冶自其俗,况乃佳节逢天中

江南游冶自其俗,况乃佳节逢天中

何湛之午日秦淮泛舟行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何湛之的《午日秦淮泛舟行》

全文:
秦淮十里波摇空,镜中鱼鸟荷花红。
飞梁横亘玉虬舞,钟山水际浮巃嵷。
朱甍夹岸斗奇丽,碍日含风绮疏通。
惊鸿飞燕帘栊下,香雾空濛锦绣丛。
江东逸士誇孙楚,衔杯鼻息吹霓虹。
老子胜情殊不浅,霍然起色随群公。
射黍共泛素丝笮,荡漾云日凌苍穹。
人歌人哭不可辨,酒船衔尾如游龙。
巨艑鸣锣载傀儡,小刁鼓枻喧儿童。
吴侬别擅秦青调,移舟静听回天风。
曲终小技更迭奏,鼓铙螺梵谐商宫。
江南游冶自其俗,况乃佳节逢天中
歌声渐稀景将夕,空留烟月浸孤篷。
繁华变幻亦如此,悲喜合离俱转蓬。
曾史长贫蹠蹻横,祸福视天常懵懵。
上官谗成左徒溺,千载谁分佞与忠。
江鱼之腹不可饱,国狗之啮何其雄。
险矣人心真叵测,伤哉世态难为工。
但愿五丝能续命,年年胜赏故人同。

何湛之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游冶

(1).出游寻乐。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玘》之三:“游冶水边追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笑人游冶,傍青春那肯出香闺。” 清 黄景仁 《夜宿朝阳阁感怀龚梓树》诗:“当日思君此游冶,白袷春衫制都雅。”

(2).特指留连妓馆,追逐声色。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 章臺 路。” 宋 贺铸 《南乡子》词:“ 二十四桥 游冶处,留连,擕手娇饶步步莲。” 清 纳兰性德 《澹黄柳·咏柳》词:“长条莫轻折。 苏小 恨,倩他説。儘飘零、游冶 章臺 客。”

(3).犹放浪。 潘漠华 《冷泉岩》:“ 梅英 那时年纪正轻,人品既过得去,性子又游冶。”

(1).游荡娱乐。 唐 李白 《君马黄》诗:“共作游冶盘,双行 洛阳 陌。”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二折:“柳絮堪撦,似飞花引惹纷纷谢,鶯燕调舌,此景宜游冶。”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张筵演剧,灯火通宵,亦少年游冶之乐也。”

(2).追求声色,寻欢作乐。 唐 白居易 《衰病》诗:“老辞游冶寻花伴,病别荒狂旧酒徒。” 后蜀 顾夐 《木兰花》词:“惆悵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緑。” 清 纳兰性德 《淡黄柳·咏柳》词:“长条莫轻折, 苏小 恨,倩他説,儘飘零,游冶 章臺 客。”

况乃

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佳节

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天中

(1).天的中央。 汉 王充 《论衡·谈天》:“极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

(2).犹中天,天半。《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京师突厥寺碑》:“应现十方,分身百佛,上极天中,下穷地际。”

(3).谓鼻之所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裴松之 注:“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参阅《云笈七籤》卷十一。

何湛之名句,午日秦淮泛舟行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何湛之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