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袁说友过怀安军云顶寺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袁说友的《过怀安军云顶寺》

全文:
拂云绝顶俯金囦,直上重山最上颠。
一佛向来临大地,万松今独近高天。
枯楠夭矫浑生意,断石盘陀几合年。
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袁说友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袁说友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书法作品欣赏
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嘱付

(1).托付。 唐 戎昱 《听杜山人*弹胡笳歌》:“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 宋 叶适 《中大夫直敷文阁赵公墓志铭》:“ 光宗 语宰相:‘ 赵 某今安在? 夀皇 所嘱付也。’”

(2).吩咐;叮嘱。 宋 晁补之 《惜奴娇》词:“説衷肠,丁寧嘱付。棹举帆开,黯行色,秋将暮。”《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又嘱付奴僕:‘俱要小心安分。’”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临行嘱付,倘夫人不嫌乡居简褻,不妨到乡调养,践幼时灯下之言。”

毫光

如毫毛一样四射的光线。 唐 广宣 《红楼院应制》诗:“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 唐 。”《三国演义》第六回:“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 坚 ( 孙坚 )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 清 李渔 《蜃中楼·龙战》:“霹靂声中舞袖长,手持寳鑑闪毫光。”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画一只眼睛是‘目’,画一个圆圈,放几条毫光是‘日’。那自然很明白,便当的。”

烽烟

烽火台报警之烟

袁说友名句,过怀安军云顶寺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袁说友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