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苏轼洞仙歌·咏柳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洞仙歌·咏柳》

全文: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苏轼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苏轼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书法作品欣赏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细腰

亦作“ 细要 ”。1.纤细的腰身。《墨子·兼爱中》:“昔者, 楚灵王 好士细要,故 灵王 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 楚王 宫内无不推其细腰。”

(2).代指美女。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诗之三:“黄鶯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3).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何 文 ﹞暮上北堂中梁上坐。至三更竟,忽有一人,长丈餘,高冠黄衣,升堂呼曰:‘细腰!’细腰应诺。及将曙, 文 乃下堂中,如法呼之,问曰:‘……汝復为谁?’曰:‘我杵也,今在灶下。’”后即以细腰称杵。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

(4).土蜂别名。《庄子·天运》:“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 成玄英 疏:“蜂取桑虫,视为己子。”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细腰无雌,蜂类也。”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细腰不自乳,举族长孤鰥。”

(5).棺木合缝的木榫。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钉细要,削除铲靡,不见际会。” 南朝 梁 江淹 《铜剑赞》序:“又往古之事,棺皆不用钉,悉用细腰。其细腰之法,长七寸,广三寸,厚二寸五分,状如木枰,两头大而中央小……棺凡用细腰五十四枚。”

入格

符合一定的规律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色*情特点或色*情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骨体

(1).骨架躯体。《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形貌奇伟,骨体不恒。”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美而艳,丰而柔,骨体皆媚,天生尤物也。”

(2).比喻字的骨架。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匀浄,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

(3).比喻文章的雄健风格。 章炳麟 《校文士》:“若其( 龚自珍 )文词侧媚,自以取法晚 周 诸子,而佻达无骨体。”

(4).有骨气。 明 王世贞 《赠石给事拱辰》诗:“余本骨体人,为君重踟蹰。”

(5).古代供祭祀、宴飨用的牛羊的肢体和头之外的其它部分。《礼记·曲礼上》“左殽右胾” 汉 郑玄 注:“殽,骨体也。”一说指带骨的熟肉。 孔颖达 疏:“熟肉带骨而臠曰殽。”《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元年》:“戊子, 太祖 神主祔太庙。七庙始共用一太牢,始祖荐首,餘皆骨体。”

清英

(1).清洁明净。 汉 班固 《西都赋》:“軼埃竭之混浊,鲜顥气之清英。”《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韦妃》:“得元和之正气,韞霄汉之清英。”

(2).清正英特。《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广陵 太守 琊邪 赵昱 , 徐方 名士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高洁清廉,抱礼而立;清英儼恪,莫干其志。”《世说新语·假谲》“ 诸葛令 女, 庾 氏妇”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葛令 之清英, 江君 之茂识,必不背圣人之正典,习蛮夷之秽行。”

(3).指精英。《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 蔡邕 ﹞乃荐於 何进 曰:‘伏惟幕府初开,博选清英,华髮旧德,并为元龟。’” 南朝 宋 谢灵运 《无量寿佛颂》:“浄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

(4).指文字清新挺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然 晋 虽不文,人才实盛……并结藻清英,流韵綺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5).精华。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大半,难矣。”

(6).清酒。《太平御览》卷八二三引《淮南子》:“清英之美,始於耒耜。”

(7).古琴的别名。《文献通考·乐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响泉、韵磬、清英、怡神之类,名号之别也。”

雅秀

文雅秀丽;雅致秀丽。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素闻十郎才调风流,今观仪容雅秀,名下固无虚士。” 明 王世贞 《与徐子与书》:“自 楚 蜀 以至中原,山川莽苍浑浑, 江 左雅秀郁郁,咏歌描写须各极其致。”《西游记》第十二回:“你看他: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

苏轼名句,洞仙歌·咏柳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苏轼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