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正坐横经开凤扆,衮袍接武照鹓行

正坐横经开凤扆,衮袍接武照鹓行

刘挚次韵和门下相公从驾幸太学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挚的《次韵和门下相公从驾幸太学》

全文:
诏移清跸下斋房,访道天临舜上庠。
正坐横经开凤扆,衮袍接武照鹓行
雍宫故事收炎汉,阙里斯文盛素王。
宜有诸生知圣作,勉趋贤路起东堂。

刘挚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正坐

端坐;正身而坐。《庄子·庚桑楚》:“ 南荣趎 蹵然正坐曰:‘若 趎 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託业,以及此言邪?’”《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僂身自卑。” 宋 曾巩 《宝月大师塔铭》:“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再生缘》第六回:“只见 鄔必凯 与 神武真人 ,端身正坐,两旁排列得刀鎗密密,剑戟森森。”

横经

横陈经籍。指受业或读书。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儒学》:“横经者比肩,拥箒者继足。” 唐 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於今三十春矣。” 明 李东阳 《遣儿兆先入学以诗示之》:“要知西塾横经地,不尽重闈属纊情。”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乃 汉成 三千, 贞观 万室,不闻女士得列横经,何听其落英隐秀,摈不与人相齿耶!”

凤扆

(1).皇帝宫殿上绘有凤凰图饰的屏风。置于户牖之间。亦指帝座。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扬龙旂以饗帝,御凤扆以承天。”《乐府诗集·燕射歌辞·群臣酒行歌》:“拜恩瞻凤扆,倾耳听《云》《韶》。” 唐 王维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应制》:“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 赵殿成 笺注:“ 孔安国 《尚书》传:扆,屏风。画为斧文,置户牖间,谓之凤扆者,当是画凤于扆上也。”

(2).借指朝廷和皇帝。 唐 钱起 《裴仆射东亭》诗:“凤扆任匡济,云溪难退还。” 南唐 李中 《献张拾遗》诗:“金殿日开亲凤扆,古幈时展看渔磯。”

衮袍

见“ 衮龙袍 ”。

接武

(1).步履相接。谓小步前进。《礼记·曲礼上》:“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郑玄 注:“武,迹也。亦相接,谓每移足半躡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楹鼓逢逢将曙天,诸生接武 杏坛 前。”

(2).步履相接。指舞步相接。《楚辞·大招》:“二八接武,投诗赋只。” 朱熹 集注:“接,连也。武,迹也。”

(3).步履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是以遐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墻之徒,比肩而接武也。”《魏书·李谐传》:“异人相趋于絳闕,鸿生接武于儒馆。”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当今朝号得人,国称多士。 蓬山 之下,良直差肩;芸阁之中,英奇接武。”《金史·崔立传》:“当时冒进之徒,争援 刘 齐 故事以冀非分者,比肩接武。”

(4).步履相接。形容亲近;接近。 唐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锺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诗:“外庭时接武,广陌更连鑣。” 宋 司马光 《与吕晦叔简》:“自 晦叔 入都,及得共事,每与僚寀行坐不相离,未尝得伸悃愊,虽日夕接武,犹隔阔千里也。”

(5).步履相接。前后相接;继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新唐书·上官仪传》:“御史供奉赤墀下,接武夔龙,簉羽鵷鷺,岂 雍州 判佐比乎?” 马宗霍 《书林藻鉴》:“ 唐 代书家之盛,不减于 晋 ,因由接武六朝,家传世习,自易为工。”

鹓行

指朝官的行列。《梁书·张缅传》:“殿中郎缺。 高祖 谓 徐勉 曰:‘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鵷行之首,宜详择其人。’”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凤闕分班立,鵷行竦剑趋。” 清 唐孙华 《寿陆次公别驾》诗之二:“朝衫久卸别鵷行,陆展犹然髩未苍。”

刘挚名句,次韵和门下相公从驾幸太学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刘挚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