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邮笺曾和韵,又逾两年外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用沈德潜游摄山十二首诗韵仍令沈德潜并钱陈群和之·其二·幽居》

全文:
伞山迥绝尘,幽居幽之最。
然逢济胜流,何碍蹊成兑。
往者尹与沈,清遨并肩背。
憩息长松下,甘棠拟勿拜。
倡酬因有诗,兴托清凉界。
邮笺曾和韵,又逾两年外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邮笺

书信。 清 赵翼 《接张廉船书寄答》诗:“江程千里接邮笺,棖触离怀悵各天。”

和韵

(1).谓文雅而有风度。《南史·王训传》:“眉目疎朗,举动和韵。”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有道之器》:“ 彦回 风流和韵,施之燕閒,故是佳士。”

(2).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吟咏滋味,流於字句。气力穷於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范文澜 注:“异音相从谓之和,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同声相应谓之韵,指句末所用之韵。”

谓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 唐 白乐天 为 杭州 刺史, 元微之 为 浙东 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而多至千言,少或百数十言,篇章甚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诗集>自序》:“叠韵之巧,盛于 苏 黄 ;和韵之风,流于 元 白 。”

两年

一年是365天,两年就是730天。

乾隆名句,再用沈德潜游摄山十二首诗韵仍令沈德潜并钱陈群和之·其二·幽居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