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俯仰觉安和,何必誇瑶圃

俯仰觉安和,何必誇瑶圃

乾隆暮春圆明园即景杂赋五首·其四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暮春圆明园即景杂赋五首·其四》

全文:
心閒境自幽,树老园更古。
况复近西山,云气时吞吐。
结茅为屋宇,欲识农家苦。
俯仰觉安和,何必誇瑶圃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安和

(1).安定和平;安定和睦。《晏子春秋·问上三》:“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韩诗外传》卷五:“百姓皆怀安和之心,而乐戴其上。”《北齐书·魏收传》:“自 魏 、 梁 和好,书下纸每云:‘想彼境内寧静,此率土安和。’” 唐 元结 《夏侯岳州表》:“公能清正宽恕,静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説,为当时法则。”《元典章·礼部六·五世同居旌表其门》:“今后五世同居安和者旌表其门。”

(2).安详平和。《汉书·杜延年传》:“ 延年 为人安和,备於诸事,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出即奉驾,入给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南史·王僧辩传》:“母姓 魏氏 ,性甚安和,善於绥接,家门内外莫不怀之。”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介甫 词完气健,饶有远势; 子固 茂密安和,而雄强不足。”

(3).平安,安好。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之十:“今日 钱主簿 来领书,知尊候安和。”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思虑清静,步履轻健,寝寐安和。”

(4).犹晴和,温和。《云笈七籤》卷二六:“天气安和,芝草常生。”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瑶圃

语本《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 重华 游兮瑶之圃。”瑶圃,产玉的园圃,指仙境。 晋 陆云 《九愍·修身》:“树椒兰於瑶圃,掩夜光於琼华。” 唐 皮日休 《扬州看辛夷花》诗:“一枝拂地成瑶圃,数树参庭是蕊宫。” 元 周巽 《梨花曲》诗:“仙妃下瑶圃,靚粧乘素鸞。”

乾隆名句,暮春圆明园即景杂赋五首·其四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