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

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

宋真宗赐杨亿判秘监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宋真宗的《赐杨亿判秘监》

全文:
琐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
蓬山今日诠墳史,还仰多闻过仲舒。
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高阁拜官初。
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

宋真宗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济济

(1).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 毛 传:“济济,众多也。”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躚躚舞百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2).整齐美好貌。《诗·齐风·载驱》:“四驪济济,垂轡濔濔。”《隋书·音乐志中》:“昭昭车服,济济衣簪。”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济济,状貌堂堂,却为甚偏嫌俺妓女,怕见婆娘?”

庄敬貌。济,通“ 齐 ”。《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几。” 郑玄 笺:“济济,士大夫之威仪也。”《管子·形势解》:“济济者,诚庄事断也。”《汉书·刘向传》:“臣闻 舜 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隋书·音乐志上》:“其容穆穆,其仪济济。” 宋 司马光 《乞罢详定押班札子》:“朝廷不闻肃雍济济之风,数有变色分争之丑,臣窃为陛下惜之。”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堂堂 华*国 ,不齿於列邦;济济衣冠,被轻於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瞻望

(1) 往远处或高处看

瞻望将来

(2) 敬仰并寄以希望

朝野瞻望

铅椠

(1).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铅,铅粉笔;椠,木板片。语出《西京杂记》卷三:“ 掦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 隋 江总 《皇太子太学讲碑》:“外史所掌,广内所司,靡不饰以铅槧,雕以緗素,此文教之修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一出:“因此远抛铅槧,专习韜鈐。” 清 王韬 《<法越交兵纪>序》:“ 啸云 遂日操铅槧,记事陈词。”

(2).指写作,校勘。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老懒无鬭心,久不事铅槧。” 宋 陆游 《即事》诗:“所惭贪坐睡,铅槧少新功。” 明 徐复祚 《红梨记·路叙》:“ 汉 将日徵兵,有谁人问及铅槧经生。” 郁达夫 《寄曼陀长兄》诗:“三年铅槧貂裘敝,一服参苓痼疾深。”

(3).指文章,典籍。 唐 卢照邻 《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子,屋满铅槧,家虚儋石。” 宋 叶适 《次韵韩仲止》:“常日锥刀希 楚 富,千年铅槧讳 丘 穷。” 清 曹寅 《送程吉士》诗:“自我离羣久废学,嬾从铅槧搜糟粕。”

谘询

(1).征求意见。 汉 王逸 《九思·疾世》:“纷载驱兮高驰,将諮询兮皇 羲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 邵 年四十九”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时朝廷初建,动有疑议,宗庙制度皆 循 所定,朝野諮询,为一时儒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至 鬻熊 知道,而 文王 諮询。”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中令知人》:“中令在 北京 日,素与 周祖 亲洽。 周太祖 屡召中令諮询戎事。” 王重民 《<徐光启集>序言》:“在博访谘询以外,进而通过试验,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

(2).询问,打听。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他日归来,倘失於记忆,但於近邨諮询 卫辉 杨氏 宅,应无不知之者。”

鲁鱼

“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鲁鱼之文;辟恶生香,聊防 羽陵 之蠧。”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望气成龙虎,披文辩鲁鱼。”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开成石刻十二经》:“原刻残闕,为后人修改补輟,以至鲁鱼莫辨。”参见“ 鲁鱼亥豕 ”。

宋真宗名句,赐杨亿判秘监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宋真宗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