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探书禹穴万卷完,养成雾豹非一斑

探书禹穴万卷完,养成雾豹非一斑

陈尚文题江国录先生石室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尚文的《题江国录先生石室》

全文:
海甯邑屋千山环,幽人更爱山中山。
山城已远人烟寒,江君石室深巑屼。
闻君十载栖长安,焉能敛翼萦岩峦。
卧龙要自南阳蟠,东山不为携红颜。
迩侧身天地间,不如一室中宽閒。
探书禹穴万卷完,养成雾豹非一斑
素琴无弦心自弹,泰高高水潺潺。
山中閴兮谁往还,云无心兮抱幽关。
青山白云足为侣,无心胡为恋君宇,冷君衣裳润君碍。
人间岁月易今古,傅说一去不可伫。
苍梧何如出飞雨,不崇朝兮苏九土。

陈尚文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陈尚文探书禹穴万卷完,养成雾豹非一斑书法作品欣赏
探书禹穴万卷完,养成雾豹非一斑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禹穴

(1).相传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绍兴 之 会稽山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 江 、 淮 ,上 会稽 ,探 禹穴 。”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 禹 巡狩至 会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云 禹 入此穴。”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幸游 建德 乡,观奇经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怀》诗:“何必探 禹穴 ,逝将归 蓬丘 。”

(2).指 会稽 宛委山 。相传 禹 于此得 黄帝 之书而复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 藏书地, 匡山 种杏田。” 王琦 注:“ 贺知章 《纂山记》曰: 黄帝 号 宛委穴 为 赤帝 阳明之府,於此藏书。 大禹 始於此穴得书,復於此穴藏之,人因谓之 禹穴 。” 禹 于 宛委山 得 黄帝 金简书之说,见《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宋 陆游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诗:“前身已预 兰亭 会,老眼曾窥 禹穴 书。” 清 王誉昌 《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庆夫子志别》诗:“学溯 考亭 开雾障,书探 禹穴 破云封。”

(3).相传为 夏禹 决 汉水 时的住处。在今 陕西省 旬阳县 东。《大清一统志·兴安府·古迹》:“ 禹穴 在 洵阳县 东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鎸“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传 禹 决 汉水 时居此。”

养成

(1).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 巴金 《观察人》:“我养成了观察人的习惯。”

(2).教育。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宋 曾巩 《筠州学记》:“令 汉 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於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雾豹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载,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谏曰,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因以“雾豹”指隐居伏处,退藏避害的人。 唐 卢僎 《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窥巖详雾豹,过水略泉鱼。”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宋 苏轼 《次韵王震》:“携文过我 治平 间,雾豹当时见一斑。”

一斑

指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事物中的一小部分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陈尚文名句,题江国录先生石室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陈尚文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