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法曲法曲非霓裳,郑卫之音岂洋洋,宋明已失无论唐

法曲法曲非霓裳,郑卫之音岂洋洋,宋明已失无论唐

乾隆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全文:
法曲法曲中和乐,五音宫商徵羽角,郊庙朝堂之所作。
法曲法曲非霓裳,郑卫之音岂洋洋,宋明已失无论唐
法曲法曲奏中肃,大厦之倾支一木,幸而未致失其鹿。
法曲法曲天宝末,以夷乱华胡犯阙,明皇幸蜀遭播越。
东夷西夷子舆言,舜文王岂非圣贤。
诸冯岐周之乐惜已佚,借问何以乱华焉。
夷狄有君诸夏无,夫子亦曾三致吁。
而况四夷之乐舞于庭,为有虞氏治之徵。
予谓明皇不宠林甫国忠及妃子,虽日奏夷乐,彼哉禄山无反理。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曲法

曲法:枉法。《周书·史宁传》:“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 寧 还付被讼者治之。” 宋 范仲淹 《再奏进前所陈十事》:“为天下官吏,不亷则曲法;曲法则害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神正直而聪明,亦必不以所爱之故,曲法庇一騶。”

麴法:1.征酒税的法律。《新唐书·食货志四》:“ 昭宗 世,以用度不足,易京畿近镇麴法,復榷酒以赡军。”

(2).酿酒制曲的方法。《宋史·食货志下七》:“凡醖用秔、糯、粟、黍、麦等及麴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

霓裳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郑卫之音

(1). 春秋 战国 时 郑 卫 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礼记·乐记》:“ 郑 衞 之音,乱世之音也。”

(2).泛指淫*靡的音乐。《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 ﹞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 郑 衞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 郑 衞 之音,未尝一经於耳。”

(3).指靡丽的文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梁 孝元 在藩邸时,撰《西府新文纪》,无一篇见録者,亦以不偶於世,无 郑 卫 之音故也。”参见“ 郑声 ”。

洋洋

(1) 形容众多或丰盛

洋洋万言

(2) 盛大

河水洋洋

(3) 广远无涯

牧野洋洋

(4) 美善

声蔼洋洋

洋洋德音

(5) 喜乐

喜气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形容声音响亮

钟磬洋洋

流水声洋洋

无论

(1) 不论;不管

无论天气多么冷,每天早晨他都要到江河去游泳

(2) 不要说;不用说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论数十辈。——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弃者无论。——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乾隆名句,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