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知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悉都掷置

知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悉都掷置

司马光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全文:
坐曹据案心目疲,出门上马行何之。
阙然久不见这美,率意共往初无期。
正逢揽辔欲有适,为我却解连环羁。
闲轩适足容数客,夏木初繁有佳色。
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
檀槽锦带小青娥,妙质何须夸绮罗。
按弦运拨惊四麻,当今老手谁能过。
弹为幽鸟啄寒木,园林飒飒风雨和。
喙长爪短跃更上,丁丁取蠹何其多。
曲终拂羽忽飞,去不觉酒尽朱颜酡。
已闻啄木趋,又闻啄木歌。
雄文更复值绝艺,有如天际倾长河。
今朝壮观诚极乐,去此将奈寂寞何。
归来解带豁胸腹,坐踞胡床仰看怀。
从今三日不洗耳,耳内泠泠有残曲。
人间何物号富贵,纡紫怀金尽虚器。
知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悉都掷置
太学餐钱月向何,客来取酒现醒醉。

司马光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司马光知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悉都掷置书法作品欣赏
知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悉都掷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自处

(1).安置自己。《楚辞·九章·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史记·李斯列传》:“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宋 王安石 《谢孙龙图启》:“伏念某蕞尔之材,儻然而仕,进有官谤,未尝不忧,退无私田,可以自处。” 孙中山 《革命最后一定成功》:“如果 陈炯明 再打回 广州 ,试问商团诸君何以自处呢?”

(2).犹自居;自持。《宋书·刘湛传》:“既不能以礼自处,又不能以礼处人。” 宋 苏辙 《上曾参政书》:“方今羣公在朝,以君子长者自处,而优容天下彦圣有技之士,士之有言者,可以安意肆志而无患,然后知士之生於今者之为幸。” 清 朱嘉徵 《乐府广序·魏风相和曲》:“﹝ 魏武 ﹞但託喻 周公 吐哺,以 西伯 自处,举明辟付之后人,此为英雄欺人。”

(3).自己处理;对待自己。《太平广记》卷七六引《国史异纂》及《纪闻·李淳风》:“ 唐 太史 李淳风 ,校新历,太阳合朔,当蚀既,於占不吉。 太宗 不悦曰:‘日或不食,卿将何以自处?’曰:‘如有不蚀,臣请死之。’”《新五代史·杂传五·裴迪》:“﹝ 梁 ﹞ 太祖 乃牓门,以兵事自处,而以货财狱讼一切任 迪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倘然他始终不应这句话,这 十三妹 雷厉风行一般的性子,果然闹出一个大未完来,不但想不出自己这条身子何以自处,请问这是一桩什么事,成一回什么书?” 刘**奇 《论共**党员的修养》六:“他在私人问题上善于自处,没有必要卑躬屈节地去要求人家帮助。”

(4).独自居住。《后汉书·河间孝王开传》:“ 翼 於是谢宾客,闭门自处。” 南朝 梁 沉约 《答庾光禄书》:“忌日制假,应是 晋 宋 之间,其事未久,制假前止是不为宴乐,本不自封闭,如今世自处者也。” 唐 元稹 《莺莺传》:“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於喧譁之下,或勉为语笑,閒宵自处,无不泪零。”

得策

谓谋略得当。 宋 司马光 《初到洛中书怀》诗:“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 襄阳 居 江 淮 上流,乃 川 陕 襟喉之地,以 横 镇抚,诚为得策。” 毛泽*东 《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这就是短期内改编 藏 军和成立军政委员会是否可能和得策的问题。”

身外

自身之外。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諛之説。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陆次云 《出门》诗:“堂上有慈亲,身外无昆季。”

掷置

丢弃。《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汝但掷置水中,即时可杀。” 宋 司马光 《同张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观诸公所赠歌明日投此为谢》诗:“如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愁都掷置。”

司马光名句,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司马光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