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

李绅涉沅潇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李绅的《涉沅潇》

全文: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
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余霞杳千里。
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
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鬼长鬼号。
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
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
举杯沥酒招尔魂,月影滉漾开乾坤。
波白水黑山隐见,汨罗之上遥昏昏。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
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
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
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

李绅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李绅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书法作品欣赏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风帆

亦作“ 风颿 ”。 1.船帆。 清 林则徐 《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 大小虎 ,须臾 沙角 风颿收。” 郭风 《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

(2).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尝试倚楹而望,水光浮空,云日上下,风颿烟艇,飘忽晦明。” 明 张煌言 《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沉复斋中丞》诗:“南望 铜陵 又一山,风颿千尺鲸波间。” 艾芜 《海岛上》:“屋外一望无际的淡蓝色海面和几只茶褐色风帆,便像壁间的大画幅一样,明静而清新地摆在我的眼前。”

五两

(1).谓两只配成一双。《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 朱熹 集传:“两,二履也。” 王夫之 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

(2).犹言五匹。《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 郑玄 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

(3).五兵技巧。《吕氏春秋·简选》:“ 晋文公 造五两之士五乘,鋭卒千人。” 高诱 注:“两,技也,五技之人。” 陈奇猷 校释引 金其源 曰:“五两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谓勇士。五两之士,谓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

(4).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 章炳麟 《封建考》:“夫 晋 之五两, 吴 之多力、利趾, 越 之习流, 魏 之武卒, 秦 之鋭士,虽出征调,犹选练中程。”

(5).亦作“ 五緉 ”。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文选·郭璞<江赋>》:“覘五两之动静。” 李善 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军营中。’ 许慎 《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 楚 人谓之五两也。’” 唐 独孤及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斐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 宋 贺铸 《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虏循》:“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緉见火就着。”

戍鼓

边防驻军的鼓声。 南朝 梁 刘孝绰 《夕逗繁昌浦》诗:“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謳。”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尘埃漠漠城笳怨,芦荻萧萧戍鼓愁。”

咚咚

象声词。 老舍 《二马》第二段六:“又正了正领带,拉了拉衣襟,然后才咚咚的下了楼。”

山响

非常响

大鼓擂得山响

李绅名句,涉沅潇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李绅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