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

姜夔满江红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姜夔的《满江红》

全文: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
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
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
”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
”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
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
书于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
是年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
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
”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
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
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躜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
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姜夔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姜夔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书法作品欣赏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满江红

(1).词牌名。双调,常用为九十三字。有仄韵和平韵两体。仄韵一般用入声。 南宋 姜夔 始创平韵体,但用者不多。

(2).曲牌名。南曲正宫、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属正宫者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属南吕宫者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满江红》为“仙吕调”,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中的为“南吕引子”。

(3).一种漆成红色的江中渡船。后亦指坚固而载重的大船。 明 董穀 《碧里杂存·满江红》:“我 圣祖 居 和阳 时欲图集庆,遂与 徐公 达 间行买舟,以覘 江 南虚实,至 江 口,适值岁除,呼舟人无肯应者。有贫叟夫妇二人,舟尤小,欣然纳之,曰:‘天晚矣!明当早渡。’且进鸡酒,具黍,情甚真。厥明发舟,老叟举棹,口中打号子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 圣祖 元旦得此吉语,喜甚,与 中山 躡足相庆。登极后访得之,无子,官其姪,并封其舟而朱之。以故,迄今 江 中渡船皆谓之满江红云。”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满江红船》:“ 江 船之巨而坚实可重载者,曰满江红。”《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九月十四日》:“晡时回舟,已换坐满江红。”

调用

调度使用

仄韵

凡属上声、去声、入声的韵,皆为仄韵,与“平韵”相对。

不协

不一致;不和。《左传·成公十二年》:“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南史·何尚之传》:“ 义真 与司徒 徐羡之 、尚书令 傅亮 等不协。”《清史稿·允禔传》:“上以 允禔 听谗,与 福全 不协,私自陈奏,虑在军中僨事,召还京师。”

姜夔名句,满江红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姜夔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