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奏议曾经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史才送别任龙图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史才的《送别任龙图》

全文:
江上飞樯高数寻,西风客路思难禁。
三千奏议曾经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官驿疏梅春意足,楚天孤鹜晓烟沉。
闽南君去才称最,慰我秋鸿达好音。

史才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史才三千奏议曾经国,十万兵屯已属心书法作品欣赏
三千奏议曾经国,十万兵屯已属心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奏议

(1) 臣子向帝王上书陈述事情,议论是非

(2) 奏章

曾经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过”

我曾经做过小学教师

我曾经到过北京

十万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兵屯

(1).军队驻守之所。《后汉书·祭肜传》:“﹝ 祭肜 ﹞临终谓其子曰:‘……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

(2).军队驻守。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二,再议兵屯者,自来 真定府 、 定州 、 高阳关 分为三路,其所辖兵马未甚整齐,乃有一州兵马却属两路之处,又未晓本路将来於何处控扼,合用重兵若干,又甚处只宜固守,合屯兵若干及三路互相应援次第。” 宋 苏辙 《观大阅》诗:“承平郡国减兵屯,唯有留都一万人。 票姚将军 思出塞,从横幕府讳和亲。”

属心

关注,关心。《周书·孝义传序》:“斯固仁人君子所以兴叹,哲后贤宰所宜属心。” 明 方孝孺 《二贤妇传》:“貲失千万不足惜,此文乃吾日夜属心者,若能存之,真吾妇也。”

犹言归心。《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由是识者皆属心焉。”《晋书·明帝纪》:“於是东朝济济,远近属心焉。”《新唐书·庄恪太子永传》:“及太子立,天下属心焉。”

史才名句,送别任龙图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