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籀的《次韵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

全文:
颙昂经世量,超轶尘秕净。
猗欤寻山屐,泛矣随波艇。
颜笔振岩崖,戎眼清光镜。
平籋青云步,何如苍藓蹬。
忘怀挈伯鸦,寓意弹韶磬。
物外赤松期,域中兜率夐。
江溟嘘吸际,霞祲廓亏映。
龙象千礎攒,簦屩十方并。
弥天各纵辩,酌海终弗罄。
公侯诚得一,品物将大定。
瞿昙旧摽蕝,嵌洞尤奇胜。
雷唱涧流回,石刻惟人竞。
半山琅玕响,一井玻瓈莹
松风瀑水合,时鸟慁人听。
慷慨羊邹游,雍容裴白并。
溪谷有佳色,题品益光幸。
渭滨行将猎,诏促预参乘。
王公居客右,羊舌偕赵孟。
小人缪好事,大册挟晨暝。
击节穆清风,续骚聊比兴。

苏籀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半山

山腰

而半山居(停着)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琅玕

(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

(2)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

(3) 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 白居易诗

一井

(1).古代井田制的一种单位。以九百亩为一井。《国语·鲁语下》:“有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过也。”《韩诗外传》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汉书·食货志》:“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朱子语类》卷一一○:“ 淮 上屯田须与画成一井,中为公田。”

(2).一口水井;一眼泉水。 北齐 刘昼 《新论·类感》:“龙举一井,而云弥九天;虎啸一谷,而风扇万里。”《魏书·高祐传》:“又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供行客。” 唐 姚合 《咏盆池》诗:“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朱子语类》卷十五:“且如赤子入井,一井如彼深峻,入者必死。”

(3).一个市井;一座市镇。《诗·陈风·东门之枌序》“歌舞於市井” 唐 孔颖达 疏:“古者二十亩为一井,因为市交易,故称市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人住邑中必须饮水,因此邑必有井……所以一邑也得称一井。”

玻瓈

见“ 玻璃 ”。

苏籀名句,次韵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