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黄阁想,拟试白羽秉

陈造赠钱郎中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造的《赠钱郎中》

全文:
刓方利禄媒,抱道俗不省。
诗书工发家,孰起世儒病。
钱侯挺直节,蛮徼复兰省。
剑气夜星明,鵰翮秋霜耿。
上前论世务,万乘为首肯。
平生中原虑,壮岁左符请。
不作黄阁想,拟试白羽秉
孤忠当宁知,宏图时宰领。
群儿须圆曲,谓可力胜命。
彼此计乘除,得甓丧崇鼎。
平生信所得,一鉴照万境。
幕中辞脂韦,客石进严冷。
主簿聱牙伯,评俗怒生瘿。
令君强项翁,争事不藏颖。
但有周舍思,可无卫武警。
我亦意行者,泥古志未逞。
朝来听名理,剪烛延落景。
寸田殊易荒,有赖剔榛梗。
效奇乏良策,汲深惭短绠。
惟期佩公言,不堕颓俗阱。

陈造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陈造不作黄阁想,拟试白羽秉书法作品欣赏
不作黄阁想,拟试白羽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黄阁

亦作“黄閤”。 1. 汉 代丞相、太尉和 汉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上:“﹝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书·礼志二》:“三公黄閤,前史无其义……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閤,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 汉 来制也。”后因以黄阁指宰相官署。 唐 韩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边》诗:“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我祖建四节,功烈光黄閤。”

(2). 唐 时门下省亦称黄阁。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旧史《严武传》迁给事中,时年三十二。给事中属门下省, 开元 曰黄门省,故云‘黄閤’。”

(3).借指宰相。 唐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彤幨出守频。”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 赤松 雅意思轻举,黄阁群心望復还。”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辨冤》:“説甚么黄阁经纶肃万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补遗:“ 陈桂林 文恭 宏谋 ,黄阁雍容。”

白羽

(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2).借指白色的鸟。 宋 沉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

(3).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吕氏春秋·不苟》:“ 武王 左释白羽,右释黄鉞,勉而自为係。”《书·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进曰: 由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 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今兹讨鲸鯢,旌斾何繽纷。白羽落酒樽, 洞庭 罗三军。”

(4).指羽箭。《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弯蕃弱,满白羽,射游梟,櫟蜚遽。” 郭璞 注:“以白羽为箭,故言白羽也。”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留我一白羽,将以分符竹。”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5).借指士兵。 唐 卢纶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诗:“君不见, 汉 家边将在边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 唐 法振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诗:“白羽三千驻,萧萧万里行。”

(6).指羽扇。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史君 开府未浹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明 沉采 《千金记·游说》:“鼓旗扬,白羽一挥同发矢,黄龙三转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骥》诗之三:“可堪挥白羽,安事践青蒲。”

(7).指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清 洪昇 《长生殿·侦报》:“爷爷呵,莫待传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注:“白羽,羽檄,古代徵调军队的文书。”

(8).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峡县 。《春秋·昭公十八年》:“冬, 许 迁于 白羽 。” 杨伯峻 注:“ 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峡县 西关外。”

陈造名句,赠钱郎中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