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白居易红线毯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红线毯》

全文: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白居易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白居易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书法作品欣赏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红线

亦作“ 红线 ”。1.红色丝线。 唐 白居易 《红绣毯》诗:“染为红线红於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2).传说中的 唐 代女侠名。原系 潞州 节度使 薛嵩 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 魏博 节度使 田承嗣 将并 潞州 。 嵩 日夜忧闷,计无所出。 红线 乃夜到 魏郡 ,入 田 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 嵩 复遗书 承嗣 ,以金盒还之。 承嗣 遣使谢罪,愿结姻亲。 红线 也辞去,不知所终。见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 明 陆采 《明珠记·写诏》:“ 红线 至 魏博 而偷盒,止却反谋。”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六:“挽住尚烦 红线 手,倦飞或坠 緑珠 楼。”

(3).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三侠五义》第四回:“据老夫看来,并非妖邪作祟,竟为贤契作红綫来了。”川剧《柳荫记》第五场:“才貌两双全,命我牵红线,员外定喜欢!”

(4).借指聘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休傒倖,不要你半丝儿红綫,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5).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贯穿着的一道红线。” 秦牧 《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实事求是’四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实际上,它也的确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整份公报之中。”

见“ 红綫 ”。

缲丝

煮茧抽丝。 唐 李白 《荆州歌》:“ 荆州 麦熟茧成蛾,繰丝忆君头绪多。” 唐 元稹 《织妇词》:“繰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明 何景明 《养蚕词》:“浮萍生叶麦落花,风簷繰丝斗鸣车。”

清水

清澈的凉水

红蓝

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三四尺,其叶似蓝。夏季开红黄色花,古代以之制胭脂及红色颜料。中医以之入药,称红花。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叶似葪,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亦谓为红蓝。以染粉为妇人色,谓之燕支粉。”《北堂书钞》卷一三五引 晋 习凿齿 《与燕王书》:“此下有红蓝花,足下先知之不?北方人採红蓝,取其华,染緋黄,挼取其英鲜者作烟支,妇人粉时为颜色。”

白居易名句,红线毯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