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共闻孙,风烈不忝祖

五迈寄惠州陈史君真卿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五迈的《寄惠州陈史君真卿》

全文:
千仞罗浮山,蓬莱分左股。
有诏陈太丘,剖符为地主。
皇皇太丘门,德星之所聚。
前光盛胚胎,后来纷众甫。
共惟休斋公,遗教垂邹鲁。
君侯共闻孙,风烈不忝祖
继以诗书帅,遗爱比召杜。
君亿其英嗣,真清亦如父。
向者位于朝,穹官可拾取,不能枉尺寻,矧肯效媚妩。
翩然乞一麾,来此开藩府。
此郡旧富饶,广中号乐土。
年来困军须,炎火无冷斧。
邻盗闯其藩,烧痕未全补。
嘘枯待仁风,醒暍仰膏雨。
迎辂两朱幡,驭呼十万户。
朝宣上德意,夕问民疾苦。
为渠作丰年,愁叹变歌舞。
得结数十辈,万物气可吐。
行奏循良功,入布承明武。
走也山林人,本无素宦谱,妄言宗社事,屡犯君相怒。
缉缉恶樊绳。
眈眈畏关虎。
归欤结茆庵,课仆理荒圃。
余子易炎凉,眼前何足数。
君侯谊薄云,寄诗倾肺腑。

五迈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君侯

(1). 秦 汉 时称列侯而为丞相者。《战国策·秦策五》:“少庶子 甘罗 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此君侯指 吕不韦 , 不韦 封 文信侯 ,为 秦 相。《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

(2). 汉 以后,用为对达官贵人的敬称。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近日 南阳 宗惠叔 ,称君侯昔有美玦,闻之惊喜。”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宋 姜夔 《鹧鸪天》词:“曾共君侯歷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君侯》:“ 卫宏 《汉官旧仪》:列侯为丞相相国者号君侯。”又云:“丞相之刺史及侍御史皆称卿,不得言君。盖其时丞相称君,而以列侯为之,故兼称君侯也。按:丞相称君,本沿 战国 之制: 田文 相 齐 封 孟尝君 , 苏秦 相 赵 封 武安君 是也。至如 谢万 谓 王述 曰‘人言君侯痴,君侯信自痴’, 李白 与 韩荆州 书,亦曰君侯,此则非列侯为相者。盖自 汉 以来,君侯为贵重之称,故口语相沿,凡称达官贵人皆为君侯耳。”

闻孙

指有声誉的子孙。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王之闻孙,世世多有。” 宋 王安石 《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祖某赠某官制》:“惟时闻孙,实朕良弼。” 清 顾炎武 《答原一公肃两甥书》:“骑箕化鹤,多不可追,哲嗣闻孙,往往而在。”

风烈

(1).风猛烈。《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鉦鼓大作,虎士电怒,风烈火扬,城摧众陷。”

(2).风教德业。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 齐王 ﹞问 楚 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餘论也。” 宋 司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 钦之 ﹞知 和州 ,声振天下。呜呼!得非承其祖之风烈邪!”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书后又一纸》:“后代有 齐国 ,亦无一达人。惟 田横 之卒,五百人从之,斯不愧祖宗风烈。”

(3).风操;风范。《新唐书·张九龄传》:“ 建中 元年, 德宗 贤其风烈,復赠司徒。”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张咏传》:“公风烈如此,而不至於宰相,然有 忠定 之才,而无宰相之位,於公何损?” 明 李东阳 《裕远庵记》:“盖是墓也,有节妇之风烈,封君之矩范。” 清 戴名世 《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翟义 、 李敬业 ﹞身虽已残,家虽已破,甘心屠刳而不悔,而其风烈犹有以耸动英雄豪杰之心。”

(4).犹风尚。《隋书·地理志中》:“今此数郡,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先王之制作,古人之风烈,悉入 金 营。” 章炳麟 《复仇是非论》:“吾土 孔子 为圣之时,后生染其风烈,虽奋力抵拒者,只排其阶级礼教之谈。”

不忝

不辱;不愧。《孔丛子·执节》:“不忝前人,不泯祖业,岂徒一家之赐哉?” 唐 黄滔 《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有徒三十人,皆肃肃可观,不忝师门。” 清 林昌彝 《亭槛词三章》之一:“高爵厚禄居不忝,腰悬金印称公侯。”

五迈名句,寄惠州陈史君真卿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