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二十四韵》

全文:
两鬓有二毛,光阴流浪中。
形骸日土木,志气随云风。
冥默楚江畔,萧条林巷空。
幽鸟事翔翥,敛翼依蒿蓬。
一饭五放箸,愀然念途穷。
孟门在步武,所向何由通。
只征大易言,物否不可终。
庶期白雪调,一奏惊凡聋。
昨忝丞相召,扬鞭指冥鸿。
姓名挂丹诏,文句飞天聪。
解薜龙凤署,怀铅兰桂丛。
声名仰闻见,烟汉陪高踪
峨峨群玉山,肃肃紫殿东。
神飙泛钟漏,佳气浮筠松。
自顾珉玞璞,何缘侣圭琮。
群贤垂重价,省已增磨砻。
天子栖穆清,三台付夔龙。
九霄降雨露,万国望时雍。
巍巍致君期,勋华将比崇。
承天四柱石,嶷若窥衡嵩。
日见帝道升,谋猷垂景钟。
寰瀛纳寿域,翔泳皆冲融。
百神俨云亭,伫将告成功。
吾徒事文藻,骧首歌登封。

李群玉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闻见

(1).听到和看见。《战国策·秦策二》:“羣臣闻见者毕贺, 陈軫 后见,独不贺。”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法师醮》:“自寝至觉仅数刻,而所经歷闻见,连日言之不能尽。”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这一定是原已在别处见过,或听过的,既经先已闻见,就可知此等字别处已有,何必《文选》?”

(2).所闻所见;知识。《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小生寡昧,愿先生赐言以广闻见,然丰所敢望。” 明 李贽 《贾谊》:“立论则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

(3).嗅到。 冰心 《晚晴集·空巢》:“你又偷偷抽烟了!妈妈和姥姥在厨房里都闻见烟味了。” 杨朔 《海市》:“凉风一起,蟋蟀叫了,你就该闻见野菊花那股极浓极浓的药香。”

烟汉

宵汉,天空极高处。喻指朝廷。 唐 方干 《送郑端公》诗:“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唐 李群玉 《蒙恩授官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诗:“声名仰闻见,烟汉陪高踪。”

高踪

亦作“ 高踪 ”。1.发生在遥远的过去的事迹。《汉书·扬雄传上》:“軼五帝之遐迹兮,躡三皇之高踪。” 晋 陆云 《盛德颂》:“绍 轩辕 之叡哲,越 三代 之高踪。”

(2).高尚的行跡。《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 张铣 注:“岂不慕高轨,但踪跡邈远难可追攀也。” 唐 包佶 《双山过信公所居》诗:“传心不传法,谁可继高踪。” 明 李东阳 《徐州洪苏墨亭》诗:“由来一代不几见,沉我异世怀高踪。”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便做道伴、孤灯,偕隻影,闭长门,捱永夜,也甘受凄其。况有这明师足倚,高踪可追,少不得莲臺狮象,共坐同骑。”

(3).指高的造诣。《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 平子 艷发,文以情变,絶唱高踪,久无嗣响。”

(4).指隐退。《汉书·盖宽饶传》:“君不惟 蘧氏 之高踪,而慕 子胥 之末行,用不訾之躯,临不测之险,窃为君痛之。” 颜师古 注:“ 蘧伯玉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唐 卢照邻 《初夏日幽庄》诗:“闻有高纵客,耿介坐幽庄。”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惟曾祖受三天子聘贤之礼数,在先朝为九老人授道之师承,继 巢 由 之高踪,辞 夔 龙 之盛举。”

见“ 高踪 ”。

李群玉名句,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二十四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