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柳中庸听筝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柳中庸的《听筝》

全文: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

柳中庸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书法作品欣赏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促柱

(1).急絃。支絃的柱移近则絃紧,故称。 汉 马融 《长笛赋》:“若絙瑟促柱,号钟高调。”

(2).指移近支絃的柱,以使絃紧。 宋 陆游 《真珠帘》词:“归去,想闲窗深院,调絃促柱。”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绮人传》:“所惜鶡旦不鸣,三絃不敢促柱,吹笛者往往宛转高下以就之。”

秦筝

古 秦 地(今 陕西 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 齐 侣发东舞, 秦 筝奏西音。” 晋 潘岳 《笙赋》:“ 晋野 悚而投琴,况 齐 瑟与 秦 筝。” 唐 岑参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 秦 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细看 秦 筝,正似人情短。” 清 陈维崧 《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麦积 秦 筝苦,雨歇丛臺 赵 女娇。”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秦人

秦 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秦人”。直至 汉 晋 ,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传》:“闻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 秦 人守之。” 颜师古 注:“ 秦 时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孙尚号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 马永卿 引《西域传》言:‘ 秦 人,我匄若马。’註:‘谓中国人为 秦 人。’”

怨声

抱怨声,叫屈声

柳中庸名句,听筝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