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其下榻徐孺子,不以寒暄事竿牍

方岳再次韵因索纸笔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方岳的《再次韵因索纸笔》

全文:
谁何扣门声啄木,踏雪逢迎寒起粟。
诗筒过我捷於羽,墨滑岂供貂尾续。
云锵孤响落琼璈,顿觉闻韶不知肉。
胆惊强韵娄吐舌,春溢长笺手几缩。
钝根难除捻髭苦,夜凡日荧残几烛。
管城子老免冠谢,久不中书三致祝。
择交正自欠楮生,两穷相值声蔌蔌。
端凝赖有弘农陶。
时一浴之云外瀑。
山寒亦闻泓有语,未致两生长不足。
谁其下榻徐孺子,不以寒暄事竿牍
径须回旋作诗供,纵使长贫颜有穆。
书生得句如得官,无以藉之眉为蹙。
云烟茧纸生踊跃,涕唾犀毫负惭恧。
倘非渠辈称挥洒,未见无虞堪即鹿。
残风剩月幸风分,卷轴今当汗驹犊。
夜窗赓载有余暇,笺注离骚到兰菊。
雪铺玉笺乌丝栏,一一手抄森似束。
毋令千载韩退之,作传讥嘲老而矣。

方岳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方岳谁其下榻徐孺子,不以寒暄事竿牍书法作品欣赏
谁其下榻徐孺子,不以寒暄事竿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下榻

(1) 指客人住宿

(2) 寄宿

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桃花扇》

徐孺子

即 东汉 徐稺 。 稺 字 孺子 , 陈蕃 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谒而退。 蕃 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又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未就。及 琼 卒归葬, 稺 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 徐孺子 ,诗接 谢宣城 。”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感触之意遂见乎辞》诗:“儻有 徐孺子 ,隻鸡远奔从。”

不以

(1).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2).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 离娄 之明, 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宋 曾巩 《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

(3).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虽有牙符而无织成圣旨者,不以何人,并勿啟,违者处死。”

寒暄

问寒问暖。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地气反寒暄,天时倒杀生。——白居易《桐花》

方岳名句,再次韵因索纸笔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