悾悾鄙夫见之走,争持衮冕加猿狙

陈普青蛙辞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普的《青蛙辞》

全文:
古祠一区环槐榆,飞鼪在瓦狐树居。
铁炉缺裂死灰冷,箕坐一寸青蟾蜍。
平心定气详其来,颓垣古厕浊水渠。
蛇惊鼠骇得败壁,一跃乃是神王庐。
丹青神鬼非其乡,顾盼欲去聊踌蹰。
悾悾鄙夫见之走,争持衮冕加猿狙
鸣钲考鼓动井邑,毳衣褴褴驱大车。
浮萍狎狎叱不开,遥瞻窃礼三欷嘘。
吾闻臧氏之子不智,山节藻棁居蔡祠鶢鶋。
无端尊礼青虾蟆,圣门讥诮岂只且。
吾闻崇伯妖羽野,化为黄龙游羽潴。
厥子代启九道,变作玄熊形狤{犭居}。
鬼神赫赫号威圣,当为龙虎为鲸鱼。
作云注雨兴万化,翻江倒海洗九区。
咬啮妖狐咀封豕,眼光百步双骊珠。
当为不为为虾蟆,爬沙脚手何陋欤。
吾闻锹公焚烧江南一千七百所,只留夏禹泰伯季札伍子胥。
宋祖砀山负耒夫,吴楚淫祠为之墟。
轮囷大蟒郁屈死,寸蟆何足污其鈇。
人心不正至斯极,无药可以医遽除。
只须正直如梁公,一日秉畀群疑被祛。
鬼车豕涂满天下,收拾打并归太虚。

陈普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悾悾

(1).诚恳貌。《论语·泰伯》:“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邢昺 疏:“悾悾,愨也。谨愨之人宜信而乃不信。”《后汉书·刘瑜传》:“臣悾悾推情,言不足採。” 李贤 注:“悾悾,诚恳之貌。”

(2).空虚貌。《论语·子罕》“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 唐 陆德明 释文:“空空, 郑 或作悾悾。”《太平广记》卷四百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苏遏》:“有 扶风 苏遏 ,悾悾遽苦贫穷。”

鄙夫

(1) 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

鱼悬兽槛,鄙夫知之。——《晋书·董京传》

(2) 第一人称的谦称

争持

争斗,争执而不相让

两方面争持不下

衮冕

(1).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国语·周语中》:“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 韦昭 注:“衮,衮龙之衣也;冕,大冠也。公之盛服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梦宰相过岭四人》:“ 蔡丞相 持正 为府界提举日,有人梦至一官居,堂宇高邃,上有具衮冕而坐者四人。” 清 戴名世 《曲阜县圣庙塑像议》:“而 唐 开元 中遂出王者衮冕之服以衣矣。” 钱玄 《三礼名物通释·衣服·服制》:“上古礼服服制,大别为冕服、弁服、冠服三等。依经传所述,则冕服分为六,弁服三,冠服二……冕服六:大裘、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其冕则同,其服皆玄衣、纁裳,赤韍纯朱,但各服绣繢之章不同。”历代皇帝、皇太子、郡王、公卿等均服用衮冕,但其形制相异。参阅 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第二章。

(2).穿衮服时所用的冕。《新唐书·车服志》:“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之旒。”《宋史·舆服志四》:“衮冕十有二旒,其服十有二章,以享先王。”

(3).谓登朝入仕。《后汉书·孔僖传》:“﹝ 崔篆 ﹞尝劝 子建 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

猿狙

亦作“猨狙”。1.泛指猿猴。《庄子·天运》:“今取猨狙而衣以 周公 之服,彼必齕啮挽裂,尽去而后慊。”《庄子·天地》:“执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来。” 成玄英 疏:“猿狙,獼猴也。” 宋 刘筠 《大酺赋》:“俊軼鹰隼,巧过猿狙。” 清 方苞 《壬子七月示道希》:“夫索横於空,猿狙之所不能履也。”

(2).喻未受教化者。

陈普名句,青蛙辞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