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宁延方岳,逢人问里闾

陈傅良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全文:
深衷何自见。
宽诏不胜书。
当宁延方岳,逢人问里闾
岁为周委积,家被汉蠲除。
巷哭弥天远,长江泪不如。

陈傅良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陈傅良当宁延方岳,逢人问里闾书法作品欣赏
当宁延方岳,逢人问里闾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当宁

(1).处在门屏之间。宁,古代宫室门内屏外之地。君主在此接受诸侯的朝见。《礼记·曲礼下》:“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 孔颖达 疏:“天子当宁而立者,此为春夏受朝时也。宁者,《尔雅》云:‘门屏之间谓之宁。’ 郭 注云:‘人君视朝所宁立处。’”后以“当宁”指皇帝临朝听政。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酬庸报德,寂尔无闻,朕所以垂拱当宁,载惭怀悸者也。” 唐 张说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圣上﹞受禪当宁,而光大前烈;垂统拜璧,而慎寧后嗣。” 宋 陈亮 《论开诚之道》:“平居则何官不可为,缓急则何人不退缩!是宜陛下当宁而嘆天下人才无一之可用。”参见“ 当扆 ”。

(2).指皇帝。 唐 白居易 《画元始天尊赞序》:“﹝皇帝﹞命设绘素,展仪形,五彩彰施,七寳严饰:所以表当宁之瞻仰,感在天之圣神。”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孤忠当宁知,宏图时宰领。” 明 李东阳 《同年祭陆鼎仪文》:“疾疢婴其志意,造化歛其形躯。当宁临轩而嗟悼,士林掩涕而欷歔。”

方岳

见“ 方岳 ”。

亦作“ 方岳 ”。1.四方之山岳。古指东岳 泰山 、西岳 华山 、南岳 霍山 (一指 衡山 )、北岳 恒山 。《书·周官》:“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孔 传:“覲四方诸侯,各朝于方岳之下,大明考绩黜陟之法。”按,《舜典》“四岳羣牧” 孔颖达 疏:“《释山》云: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晋 杜预 注:“东岳 岱 ,西岳 华 ,南岳 衡 ,北岳 恒 。” 宋 苏轼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厉……而五载一巡狩,朝诸侯於方岳之下。”

(2).指州郡。《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 宠 为 汝南 太守、 豫州 刺史二十餘年,有勋方岳。及镇 淮南 , 吴 人惮之。” 南朝 陈 徐陵 《陈武帝下州郡玺书》:“卿等拥旄方岳,相任股肱。” 宋 叶适 《风雩堂记》:“今公久於侍从,劳於方岳,退而休之,无所復羡。”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序》:“王者兼覆九州,内抚畿甸,外察方岳。”

(3).传说 尧 命 羲 和 四子掌四岳,称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后因称任专一方之重臣为“方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时 殷仲堪 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遂罢方岳之官,仍居上臺之位。”《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七年》:“右丞受天子命,为方岳重臣,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 明 何景明 《送熊廷振之楚藩》诗:“同榜衣冠照乡里,十年名位登方岳。”

里闾

(1).里巷;乡里。《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思还故里閭,欲归道无因。”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艷照里閭。”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厥后道出 齐 鲁 ,瞻拜 泰岱 、 孔 林,迄於前日始返里閭。”

(2).指乡里友人。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却数共游者,凋落非里閭。”《元典章新集·刑部·诸盗》:“里閭相劝,族党相规。”

(3).泛指民间。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所贵緡货通行,里閭宽息。” 宋 苏轼 《谢贾朝奉启》:“首隆学校之师儒,次访里閭之耆旧。” 清 龚自珍 《语录》:“小篆相传,沿譌日久,大抵由 汉 时里閭书师所见隶书,传授其徒。”

陈傅良名句,孝宗皇帝挽词五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