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知邑里遥相望,事主荣亲代所稀

苏颋重送舒公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苏颋的《重送舒公》

全文:
散骑金貂服彩衣,松花水上逐春归。
悬知邑里遥相望,事主荣亲代所稀

苏颋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悬知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邑里

(1).乡里。《墨子·尚贤中》:“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宋 陈师道 《<茶经>序》:“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於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李少白传》:“ 李杜 ,字 少白 ,与余同邑里。”

(2).指乡里的人民。《吕氏春秋·诬徒》:“归则愧於父母兄弟,出则慙於知友邑里。”《后汉书·朱暉传》:“自去 临淮 ,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 清 归庄 《噫嘻》诗之二:“虏方逼断髮,邑里尽夷蛮。”

(3).乡贯;籍贯。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 清 陈鳣 《对策》卷二:“其所叙邑里世系,又详且悉矣。”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事主

(1)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事主诉县官

(2) 事情的主谋

(3) 办理婚丧喜事的人家

亲代

为产生杂*种而进行杂交(如在实验遗传学中)所用的基因型有明显区别的个体所构成的一代

苏颋名句,重送舒公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