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形于色

历史典故

喜形于色怎么写好看

喜形于色怎么写好看

形:表现。色:脸色。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书.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旧唐书.李晟传》:“又时遣中使至晟第存抚诸子,教戒备至,闻愿等有一善,上喜形于色,眷遇终始,无与晟比。”《聊斋志异.邵女》:“金一见,喜形于色,饮食共之,脂泽花钏,任其所取。”


主谓 高兴的心情表露在脸上。形容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欧阳山《圣地》:“高克业看过信,问明情由,觉着这回可以突破一桩大案,不免喜形于色。”△褒义。常用指喜悦之情抑制不住。→眉开眼笑 笑容可掬 ↔愁眉脸 怒形于色。 也作“喜见于色”、“喜形于颜”。

词语分解

  • 喜的解释 喜 xǐ 高兴,快乐:欢喜
  • 色的解释 色 sè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色

历史典故推荐:同盟鸥鹭

借指意趣清逸,无所猜忌的朋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词: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参见:○鸥鸟忘机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喜形于色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