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毕用虎谈星命

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送毕用虎谈星命原文

知君家世擅儒风,不与江湖术士同。
季主市占排贾谊,□平肆卜服扬雄。
言谈简淡非长古,揖让雍□□鞠躬。
甲子支干五星说,源流本出六经中。

诗词问答

问:送毕用虎谈星命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送毕用虎谈星命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儒风

儒家的传统、风尚。《南齐书·陆澄传》:“今若不大弘儒风,则无所立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华实所附,斟酌经辞,盖歷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 唐 韩愈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见寄之作》:“威令加 徐 土,儒风被 鲁 邦。”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术士

(1) 儒生

焚诗书,坑术士。——《史记·儒林列传序》

(2) 道教之士,指儒生中讲阴阳灾异的一派人

(3) 方士

江湖术士

季主

(1). 汉 代卜筮者 司马季主 。《史记·日者列传》:“ 司马季主 者, 楚 人也。卜於 长安 东市。”后用以指代卜筮者。 晋 张协 《杂诗》之四:“岁暮怀百忧,将从 季主 卜。” 唐 李白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诗:“嬾从 唐生 决,羞访 季主 卜。”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右邻 季主 左 白堕 ,中有深巷无嚣尘。巷深地僻秋苔緑,常时问饮不问卜。”

(2).季王。 唐 高适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季主尽荒淫,前王徒貽厥。”参见“ 季王 ”。

平肆

评察市肆中的货物使其名实相符。《周礼·地官·司市》:“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市之羣吏平肆,展成,奠贾。” 郑玄 注:“平肆,平卖物者之行列,使之正也。” 孙诒让 正义:“平肆者,平其肆之货贿,不使其名实相紊也。” 宋 周邦彦 《汴都赋》:“议轻重以奠贾,正行列而平肆。”

言谈

谈话;谈论

言谈大有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简淡

简朴淡泊。《南史·谢弘微传》:“ 弘微 与 琅邪 王惠 、 王球 并以简淡称。” 宋 陆游 《幽兴》诗:“身闲诗简淡,心静梦和平。”《明史·都胜传》:“歷任五十七年,所处皆膏腴地,而自奉简淡,日食止豆腐,时因以为号。”

长古

篇幅较长的古体诗。 元 范梈 《木天禁语》:“五言长古篇法:分段,过脉,回照,讚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五行》:“ 皮日休 、 陆龟蒙 各有《读阴符》诗……﹝ 皮 ﹞引其语甚详, 陆 亦五言长古。”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在旧诗里是绝律多而长古少,在词里是小令,中调多而长调少,可见舍长取短,自古已然。”

揖让

(1).宾主相见的礼仪。《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賔客摈相之礼,以詔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子大叔 见 赵简子 , 简子 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焚之自息也。”

(2).指礼乐文德。《汉书·礼乐志》:“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参见“ 三揖三让 ”。

(3).禅让。让位于贤。《韩非子·八说》:“古者人寡而相亲,物多而轻利易让,故有揖让而传天下者……当大争之世而循揖让之轨,非圣人之治也。”《南齐书·刘祥传》:“故揖让之礼,行乎 尧 舜 之朝,干戈之功,盛於 殷 周 之世。” 徐特立 《关于研究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由 尧 舜 揖让进到 禹 传子,是历史发展一个必然阶段。”

鞠躬

(1) 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2) 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

甲子

(1) 干支纪年或记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2) 岁月,年岁

支干

(1).犹肢体。四肢;四肢和躯干。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如支干之护首目,枝叶之蔽本根,而籓垣之严室庐也。”一本作“ 支体 ”。

(2).见“ 支干 ”。

亦作“ 支干 ”。支,地支;干,天干。古代以支干相配纪日,后亦用以纪年月。《周礼·秋官·乡士》“协日刑杀” 汉 郑玄 注:“和合支干善日。” 孙诒让 正义:“《五行大义》:干不独立,支不虚设,要须配合以定岁月日时。从甲至癸为干,从寅至丑为支。干、干同。” 宋 司马光 《葬论》:“今之葬书乃相山川冈畎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支干,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繫焉。” 元 王实甫 《集贤宾·退隐》套曲:“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週遍又从头。” 明 张煌言 《壬辰除夕寓湄州禅院》诗:“柏叶尊前催律吕,莲花漏上换支干。” 清 龚自珍 《因忆》诗之一:“ 大挠 支干始,中年记忆荧。”自注:“是为甲子岁。”参见“ 干支 ”。

五星

(1).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史记·天官书论》:“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 汉 刘向 《说苑·辨物》:“所谓五星者,一曰岁星,二曰荧惑,三曰镇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 宋 叶适 《送程传叟》诗:“谁知仰天愬天公,三辰五星在心中。”

(2).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 前蜀 杜光庭 《遂府相公周天醮词》:“五星四景之中,永销危厄;天府地司之内,别注休禎。”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偏则是我五星,直恁般时乖运蹇不通亨。”

源流

(1)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本出

本乡,故土。《魏书·孙绍传》:“士人居职,不以为荣;兵士役苦,心不忘乱。故有竞弃本出,飘藏他土。”

六经

六部儒家经典。《庄子·天运》:“ 孔子 谓 老聃 曰:‘ 丘 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颜师古 注:“六经,谓《易》、《诗》、《书》、《春秋》、《礼》、《乐》也。” 汉 以来无《乐经》。今文家以为“乐”本无经,皆包含于《诗》、《礼》之中;古文家以为《乐》毁于 秦始皇 焚书。参见“ 六艺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