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彦立兄韵悼伯父仲珠

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中秋和彦立兄韵悼伯父仲珠原文

月华秋气共清圆,千古佳时句一联。
节物伤心还惙惙,山光经雨自涓涓。
潢池兵火今方炽,沟壑饥羸正可怜。
怊怅去年人已矣,乱离谁复问招延。

诗词问答

问:中秋和彦立兄韵悼伯父仲珠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中秋和彦立兄韵悼伯父仲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月华

(1) 月光;月色

夜久无云天练净,月华如水正三更。——《秦併六国平话》

(2) 月光照射到云层上,呈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

秋气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清圆

(1).谓声音清亮圆润。 宋 苏辙 《赠杭僧道潜》诗:“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 元 杨雯 《宿峡市》诗:“人烟正摇落,楼笛颇清圆。” 明 张居正 《送起居馆讲大宝箴记事》:“又玉音清圆悠远,餘响绕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那是一对小酒盅似的黄晶晶的铜器,迭在掌中,可互击作响--叮泠有声,清圆而浏亮。”

(2).指清圆之声。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三:“ 道韞 谈锋不落詮,耳根何福受清圆?”

(3).谓文辞清新流畅。 宋 苏轼 《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坐皆惊叹》:“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 元 戴表元 《<洪潜甫诗>序》:“邇来百年间, 圣俞 、 鲁直 之学皆厌, 永嘉 叶正则 倡四灵之目,一变而为清圆。”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乔世宁》:“五律有 唐 人格意,清圆宛转,不愧作者。”

(4).美丽的圆形。用以指荷叶、荷花等。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佳时

美好的时光;良辰。 唐 白居易 《和柳公权登齐云楼》诗:“佳时莫起兴亡恨,游乐今逢四海清。” 宋 陆游 《山家暮春》诗之一:“佳时幸无事,酒尽更须添。”

一联

(1).律诗中相对的两句称“一联”。亦指对联的一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秦会之 丞相卒, 魏道弼 作参政,委任颇专,且大拜矣,翰苑欲先作白麻,又不能办,假手於士人 陈丰 。 丰 以其姓 魏 ,遂以‘ 晋絳 和戎’对‘ 郑公 论諫’……予在史院,欲删此一联,会去国不果。”《 * 词话》第六九回:“两壁书画丹青,琴书消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

(2).犹一队。《旧五代史·唐景思传》:“愿赐臣坚甲一联,以观臣之効用。”

(3).一连串。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七:“《穷汉的穷谈》、《 * 与共管》、《马克思进文庙》、《文艺家的觉悟》、《新国家的创造》……那一联的文字便络续地出现了。” 郭沫若 《断断集·旋转乾坤论》:“怀妊、分娩的那一联的工作,自然非母性不能。”

节物

(1).作为;行事。《吕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高诱 注:“节物,事也。行事甚高,细小之利不恃赖之也。”

(2).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宋 苏舜钦 《秋夕怀南中故人》诗:“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诗:“节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应节的物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二》:“中城兵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问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正在家中喫利市饭,忽见老门子 陆有恩 来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请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总是节物,不好特地来请得。今日来得极妙,且喫三盃。’”

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惙惙

(1).忧郁貌;忧伤貌。《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毛 传:“惙惙,忧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心惙惙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 宋 沉辽 《残花》诗:“荣落终岁事,何心翻惙惙。”

(2).衰疲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其子疾亟,瞑而不食,惙惙欲死逾宿矣。”

呼吸短促貌。 清 戴名世 《袁烈妇传》:“至是益羸甚,气息惙惙,日进米数溢。”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涓涓

(1) 细小的水流

绢绢源水

(2) 细水缓流的样子

泉涓涓而始流

潢池

(1).池塘。 明 唐顺之 《海上凯歌赠汤将军》诗之二:“自咤一身都是胆,欲将巨海作潢池。”

(2).见“ 潢池弄兵 ”。

兵火

(1) 战争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2) 指战争所造成的火灾

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沟壑

溪谷,山涧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填沟壑”,此处是死的意思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饥羸

(1).飢饿瘦弱。 宋 苏轼 《密州祭常山文》之四:“而飢羸之民,将转于沟壑,其可不一救之?” 清 龚鼎孳 《蠲租行追同元次山舂陵行韵》:“新餉五百万,剜肉疗飢羸。”

(2).指飢饿瘦弱之民。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今者屯营 巩 洛 ,开发太仓,賑恤飢羸,咸从充徤。”

飢饿瘦弱。饥,通“ 飢 ”。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若必不信,方且重復检按,则饥羸之民,索之於沟壑间矣。”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怊怅

悲伤不如意的样子

怊怅自失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乱离

(1).政治混乱,给国家带来忧患。《诗·小雅·四月》:“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毛 传:“离,忧。” 郑玄 笺:“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 晋 潘岳 《关中诗》:“乱离斯瘼,日月其稔。” 明 方孝孺 《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2).遭乱流离。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乱离多阻。”《后汉书·烈女传·董祀妻》:“感伤乱离,追怀悲愤。” 唐 刘长卿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诗:“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乱离时候,照顾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无法可想。”

招延

(1).招请,延请。《史记·梁孝王世家》:“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説之士,莫不毕至。”《荀子·议兵》“故招近募选,隆埶诈,尚功利,是渐之也” 唐 杨倞 注:“近当为延,传写误耳。招延,谓引致之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奢侈报》:“同官家虽盛具招延,亦不下箸。”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接待甚殷,每家皆欲以酒食招延。”

(2).招致;求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近在 并州 ,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 邢 魏 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讚説。便击牛釃酒,招延声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