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西

作者:刘处玄 朝代:元代

上平西原文

想百年,如一梦,几多时。
妙希夷、只是些儿。
诸公肯信,日常万物意无私。
住行坐卧真平等,应变真慈。
崇仙道,明仙理,通仙妙,谢仙师。
在灵峰、闲采灵芝。
洞天清隐,周天十二坎迎离。
三田功满朝元去,却

诗词问答

问:上平西的作者是谁?答:刘处玄
问:上平西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上平西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处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处玄名句大全

刘处玄上平西书法欣赏

刘处玄上平西书法作品欣赏
上平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如一

相同;一致;没有差别

始终如一

表里如一

多时

很长一段时间

恭候多时

希夷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只是

(1) 仅仅是

我来找你,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只是拉拉家常罢了

(2) 但是

他的作业全做对了,只是字写得不够端正

些儿

(1).小貌。 唐 吕岩 《三字诀》诗:“些儿法,合大道。”

(2).少许,一点儿。 宋 陈亮 《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世间万寳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西游记》第六三回:“水里本事,我略有些儿。”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词之七:“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 茅盾 《子夜》十五:“本来我万事都耐着些儿,现在可不能再马虎!”

(3).片刻,一会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阎王。”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如今将学生放假三日,且在书房中独坐些儿。”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日常

平时的,经常的

日常生活

日常工作

物意

(1).众人的心意。《魏书·元晖传》:“先皇移都,为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詔,权寧物意耳。”

(2).景物的情态。 宋 欧阳修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诗:“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

(3).造物的意向。 宋 梅尧臣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诗:“它夕岂不好,物意为之摧。”

(4).礼物与情意。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物意两重,何以克当。”

无私

(1) 不只是顾自己的利益

无私奉献

(2) 没有私心

坐卧

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汉书·杜周传》:“ 延年 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二:“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弟偷闲暂坐卧於是。”

平等

(1)

(2) 在程度、价值、质量、性质、能力或状况上与他人或他物相同的或相等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特指在享受待遇或特权方面与他人等同的

所有的人生来是平等的

(4) 平常;一般

她不肯嫁个平等丈夫。——清· 李渔《意中缘》

应变

由外力使物体尺寸或形状发生相对变化的现象,常以百分数(%)表示

仙道

(1).谓成仙之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随之者不復还,皆得仙道。”《云笈七籤》卷十八:“宗族皆得仙道,白日昇天。”《云笈七籤》卷九三:“超跡尘滓,栖真物表,想道结襟,以无为为事,近於仙道一也。” 元 史樟 《庄周梦》第四折:“再有凡心,罚往下方,永失仙道。”

(2).指修仙得道者。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象传说中修炼的仙道一样,‘采日月之精华,钟天地之灵气。’”

通仙

见“ 通仙 ”。

亦作“ 通僊 ”。1.谓众仙。《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肆覲天宗,爰集通仙。” 李善 注:“通仙,谓众仙也。”

(2).谓非凡,不同一般。 明 沉鲸 《双珠记·风鉴通神》:“ 庖牺 遗绪费钻研,赖有 君平 演后传,徵应妙通僊,休咎几微如见。”

(3).形容本领极大。 茅盾 《子夜》十一:“ 徐曼丽 就是通仙,也不能马上就知道我在这里。”

谢仙

亦作“ 谢僊 ”。雷部中神名。主行火。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谢仙火》:“右 谢仙 火字,在今 岳州 华容县 废 玉真宫 柱上,倒书而刻之,不知何人书也。传云: 大中祥符 中, 玉真宫 为天火所焚,惟留一柱有此字。好事者遂模于石。 庆历 中, 衡山 女子号 何僊姑 者,絶粒轻身,人皆以为僊也。有以此字问之者,輒曰:‘ 谢仙 者,靁部中鬼也。夫妇皆长三尺,其色如玉,掌行火於世间。’后有闻其説者,於道藏中检之,云实有 谢僊 名字,主行火,而餘説则无之。”参阅 宋 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见“ 谢仙 ”。

灵峰

1.神仙或修道者居处的山峰。

2.指神话中的仙山。

3.山名。在广东省治西北。

4.山名。在浙江省乐清县雁荡山。山下有灵峰寺。

8.山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6.山名。在福建省崇安县武夷九曲尽处。

灵芝

一种蕈( Ganoderma lucidum ),菌盖肾脏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环纹,并有光泽。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我国古代用来象征祥瑞

洞天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

别有洞天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周天

整个天地间;满天

周天寒彻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田功

农事。《书·无逸》:“ 文王 卑服,即康功田功。” 孔 传:“ 文王 节俭,卑其衣服,以就其安人之功,以就田功,以知稼穡之艰难。” 孙星衍 疏:“ 文王 就卑贱之事,安居之功,田作之功……言 文王 使就治康功田功,盖勤稼穡之事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夫恒暘而旱,恒雨而潦,恒燠恒寒而疵癘,妨田功,妖人民。”

朝元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 唐 罗邺 《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 朝正 ”。

(2).道教徒朝拜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 白居易 《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前蜀 韦庄 《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 宋 张孝祥 《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八回:“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3).道家养生法。谓五脏之气汇聚于天元(脐)。 唐 吕岩 《别诗》之一:“朝朝炼液归琼壠,夜夜朝元养玉英。”参见“ 五炁朝元 ”。

(4). 清 代朝考名次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参阅《清会典事例》卷三六、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四节。

(5).见“ 朝元阁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