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关得句·其二·第二代岷关代岷者汉语雕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两峰排闼耸嵯峨,雕鹗还思飞不过。

杨镐已庸诚彼其,杜松虽勇奈吾何。

诗词问答

问:《过三关得句·其二·第二代岷关代岷者汉语雕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九

2. 去声

参考注释

排闼

推门,撞开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高祖 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詔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 絳灌 等莫敢入。十餘日, 噲 乃排闥直入,大臣随之。” 张守节 正义:“闥,宫中小门。”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李靖 ﹞乃雄服乘马,排闥而去。” 宋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诗:“一水护田将緑绕,两山排闥送青来。”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 左良玉 ﹞走匿牀下。 世威 排闥呼曰:‘ 左将军 ,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 徐迟 《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嵯峨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雕鹗

(1).雕与鹗。猛禽。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鵰鶚鹰鷂,飞扬伏窜。” 五代 谭用之 《塞上》诗之二:“牛羊集水烟黏步,鵰鶚盘空雪满围。” 明 徐霖 《桐城归舟漫兴》诗:“仰窥鵰鶚云霄上,近狎鳧鷖洲渚间。”

(2).比喻奸佞。《后汉书·张衡传》:“鵰鶚竞於贪婪兮,我脩絜以益荣。” 李贤 注:“喻谗佞也。” 唐 元稹 《哭吕衡州》诗之四:“鵰鶚生难敌,沉檀死更香。”

(3).比喻才望超群者。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蛟龙得云雨,鵰鶚在秋天。” 仇兆鳌 注:“《唐书》: 韦思谦 为御史大夫,见王公未尝屈礼,曰:‘耳目之官,固当特立,鵰鶚鹰鸇,岂众禽之偶。’”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如何 宋右史 ,斥鷃议鵰鶚。”自注:“起居舍人 宋维翰 奏:‘ 种放 隐居 终南 ,乞量才録用。’颇为识者所笑。” 明 杨基 《忆北山梨花》诗:“未能摶摇跨鵰鶚,詎免束缚同鷄豚。”

不过

(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彼其

亦作“ 彼己 ”。亦作“ 彼记 ”。1.《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郑玄 笺:“不称者言其德薄而服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彼己”。《礼记·表记》引作“彼记”。后以“彼其”、“彼己”讥功德不称其位者。《后汉书·明帝纪》:“《易》陈负乘,《诗》刺彼己,永念慙疚,无忘厥心。”《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其’之讥。” 唐 刘禹锡 《苏州加章服谢宰相状》:“有黷陟明之典,诚招彼己之讥。” 宋 王禹偁 《谢衣袄表》:“饰之瑞兽,空倾率舞之心;徵乃维鵜,难免彼己之刺。”

(2).代词。那,那个;他。《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 申 。” 郑玄 笺:“其或作记,或作己,读音相似。” 宋 王安石 《伤仲永》:“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则未知彼其亦曰:此吾友也,是其来也,将进我以善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