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七首

作者:释守净 朝代:宋代

偈二十七首原文

正炊折脚铛安隐,无奈公文抵死催。
硬把死蛇头不得,随时之义大矣哉。

诗词问答

问:偈二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守净
问:偈二十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守净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守净名句大全

释守净偈二十七首书法欣赏

释守净偈二十七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二十七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折脚铛

断脚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雷》:“騞然坠地,变成熨斗、 * 、小折脚鐺焉。”《景德传灯录·汾州大达无业国师》:“茅茨石室,向折脚鐺子里煮饭喫过三十二十年,名利不干怀,财宝不为念,大忘人世,隐跡巖丛。” 清 钱谦益 《送瞿稼轩给事南还》诗:“橛头船里新茶灶,折脚鐺边旧佛龕。”亦省作“ 折鐺 ”。 清 黄宗羲 《顾玉书墓志铭》:“憔悴江湖,红米折鐺。”

安隐

(1).安稳。安定;平静。《诗·大雅·緜》“迺慰迺心” 汉 郑玄 笺:“民心定,及安隐其居。”《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庄严国土,人民炽盛,安隐快乐。” 清 龚自珍 《发天心文》:“我生天上,寂然安隐,得诸三昧。” 章炳麟 《四惑论》:“若更有知幸福之妄者,则当为人类断其追求无已之心,使归安隐,而竭能尽智以谋形质者,其可以已矣。”

(2).安稳。平安。 晋 王凝之 《与庾氏女书》:“得 郗中书 书,説汝勉难安隐,深慰悬心。”《太平广记》卷一一○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中夜,见一道人,法服持锡,示以途径,遂得还路,安隐至家。” 唐 杜甫 《投简梓州幕府兼简韦十郎官》诗:“幕下郎官安隐无?从来不奉一行书。” 宋 叶适 《题欧公书河豚诗后》:“因 仲止 寄此刻,谩题以当一笑。久别,安隐。”按,“隐”、“稳”古今字。参阅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字十一》。

无奈

(1) 没有别的办法

无奈反对意见太多,只得取消会议

(2) 表示“惋惜”的转折

公文

政府机关或官员处理公务往来的文件

下了一纸公文

抵死

(1).冒死;至死。《汉书·文帝纪》:“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 唐 韩愈 《故幽州节度判官张君墓志铭》:“君抵死口不絶駡,众皆曰:‘义士,义士!’”

(2).判处死刑。《新唐书·裴耀卿传》:“ 夷州 刺史 杨濬 以贜抵死,有詔杖六十,流 古州 。” 宋 王安石 《刘君墓志铭》:“ 弋阳 富人为客所诬将抵死,君得实以告。”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卷一:“州县官被贼攻破城池,比守边将帅律抵死。” 清 徐昆 《遯斋偶笔·乌程狱》:“狱乃定, 文龙 抵死。”

(3).分外;格外。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诗之三:“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 金 秦略 《赋乐真竹拂子》诗:“觅箇龟毛抵死难,直教击碎钓鱼竿。”

(4).急急。 宋 杨万里 《梅花盛开》诗:“春被梅花抵死催,今年春向去年回。” 宋 陆游 《午睡觉复酣卧至晚》诗:“枕痕着面眼芒羊,欲起元无抵死忙。”

(5).竭力。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元 周昂 《鲁直墨迹》诗:“须知笔墨浑閒事,犹与先生抵死争。”《老残游记》第六回:“无才者抵死要做官,有才者抵死不做官,此正是天地间第一憾事。”

(6).终究,毕竟。 宋 辛弃疾 《沁园春》词:“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

(7).老是。 宋 晏殊 《蝶恋花》词:“百尺朱楼閒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8).犹言无论如何。 冰心 《离家的一年》:“然而他是个要强的孩子,抵死也不肯说恋家不去的话。” 茅盾 《子夜》八:“是他的过失么?他抵死不承认的。”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随时

(1) 不论何时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他

(2) 指顺应时势

随时以行

矣哉

语气词连用。“矣”表示已然或将然,“哉”表示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啦”或“了吗”

甚矣哉为欺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盛矣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灵怪矣哉。——明· 魏学洢《核舟记》

甚矣哉。——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