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文植趋京

作者:李若水 朝代:宋代

送何文植趋京原文

问君何日赴神京,明日扬鞭数去程。
风雪一天行客恨,关山千里故人情。
铜台曾见三都赋,金阙行传二陆名。
自许孤高谢凡客,从今有酒对谁倾。

诗词问答

问:送何文植趋京的作者是谁?答:李若水
问:送何文植趋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若水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若水名句大全

李若水送何文植趋京书法欣赏

李若水送何文植趋京书法作品欣赏
送何文植趋京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神京

京城

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扬鞭

挥鞭。 唐 岑参 《卫节度赤骠马歌》:“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 宋 周邦彦 《点绛唇》词:“空回顾,淡烟横素,不见扬鞭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服色之僭》:“在京内臣稍家温者,輒服似蟒、似斗牛之衣,名为草兽,金碧晃目,扬鞭 长安 道上,无人敢问。” 贺敬之 《十年颂歌》:“一手挥动神笔,一手扬鞭催马!”

去程

去路。 唐 张祜 《玉环琵琶》诗:“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宋 张先 《卜算子慢》词:“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天行

(1).天体的运行。《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颖达 疏:“行者,运动之称……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復始,无时亏退。” 唐 韩愈 《重云李砚疾赠之》诗:“天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夫天行不能无岁差,况鬼神乎?”

(2).任自然而行。《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郭象 注:“任自然而运动。”

(3).犹天命。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谈命运者仅付天行,信因果者只嗟劫数。”

(4).指流行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船底苔,疗天行。”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又谁知遇天行染了这场儿病疾,险些儿连性命也不得回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千金藤》:“﹝千金藤主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疟瘴。”《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宣教 感天行时疫病,无旬日而故。”

客恨

(1).游子的愁思。 唐 李端 《送刘侍郎》诗:“几人同去 谢宣城 ,未及酬恩隔死生。唯有夜猿知客恨, 嶧阳 溪路第三声。” 唐 周存 《授衣赋》:“感虫鸣之促织,念客恨之衣裘。”

(2).游子发愁。 唐 郑谷 《蜀中》诗之一:“江楼客恨黄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间。”

关山

(1) 关隘和山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2) 指家乡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铜台

(1).“ 铜雀臺 ”的省称。 唐 张说 《邺都引》:“试上 铜臺 歌舞处,惟有秋风愁 * 。” 明 陈恭尹 《邺中》诗:“ 铜臺 未散吹笙伎,石马先传出水文。”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悲咽 铜臺 ,念分香而啜泣。”

(2).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冯集梧 注引《许彦周诗话》:“意谓 赤壁 不能纵火,为 曹公 夺二 乔 置之 铜雀臺 上也。”后因以“铜臺”借指囚禁才女之所。 元 王逢 《题<蔡琰还汉图>诗》:“铜臺春深边草緑, 琰 因名父千金赎。”

三都赋

晋 左思 作。构思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抄, 洛阳 为之纸贵。见《晋书·左思传》。后因以“三都赋”指广为流传的名篇。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四折:“再来不上《三都赋》,此去休过 万里桥 。”

金阙

(1).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闕,高百丈。” 唐 杨炯 《盂兰盆赋》:“晃兮瑶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金闕远,紫宸高,苍天梦梦。”

(2).指天子所居的宫阙。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指金闕以长鎩,向王路而蹶张。”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青云随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二陆

(1).指 晋 陆机 、 陆云 兄弟。《晋书·陆云传》:“﹝ 陆云 ﹞少与兄 机 齐名,虽文章不及 机 ,而持论过之,号曰‘二 陆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自新》:“乃自 吴 寻二 陆 , 平原 不在,正见 清河 。”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兄弟真二 陆 ,声华连八 裴 。”

(2).指 南朝 陈 陆瑜 、 陆琰 。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二陆》:“ 陈 陆瑜 、 琰 ,并以文学侍东宫,时人以二 陆 比二 应 。”

(3).指 南宋 陆九龄 、 陆九渊 兄弟。《宋史·陆九龄传》:“与弟 九渊 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

(4).指 宋 陆细 、 陆传 兄弟。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二 陆 棠棣,如 云 与 衡 。” 周世则 注:“ 陆左丞佃 ,字 农师 ,弟 传 ,字 岩老 ,俱有才名,比 晋 二 陆 。”

自许

自夸;自我评价。《晋书·殷浩传》:“ 温 既以雄豪自许,每轻 浩 , 浩 不之惮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有一俊士,自许史学,名价甚高。”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明史·马林传》:“ 林 雅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多名士,时誉籍甚,自许亦甚高。”

高谢

(1).辞去;辞别。 晋 左思 《魏都赋》:“传业禪祚,高谢万邦。”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则高谢四流,推之於无,则俯弘六度。”

(2).犹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唐 司空图 《携仙箓》诗之六:“应知谈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3).推辞。《晋书·孙愉孔汪等传论》:“ 愉 高谢百万之貲,辞荣数亩之宅,弘止足之分,有廉让之风者矣。”

凡客

凡俗之人;俗客。 唐 白居易 《青龙寺早夏》诗:“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宋 马纯 《陶朱新录》:“ 嘉王 榜 王昂 作状元。始婚礼夕,妇家立需催妆词, 昂 走笔《好事近》云:‘喜气拥门阑,光动綺罗香陌。行到紫薇花下,悟身非凡客。’” 宋 陆游 《对酒怀丹阳成都故人》诗:“ 放翁 少日无凡客,飞觴纵乐皆豪杰。”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