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八首

作者:释法薰 朝代:宋代

偈颂六十八首原文

青山不举步,日下不挑灯。
黄头碧眼,臭肉生蝇。
诸人三十年后悟去,不得错怪老僧。

诗词问答

问:偈颂六十八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法薰
问:偈颂六十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法薰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法薰名句大全

释法薰偈颂六十八首书法欣赏

释法薰偈颂六十八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六十八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不举

(1).不举起。《孟子·梁惠王上》:“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汉 王充 《论衡·效力》:“火之光也,不举不明。”

(2).指不升起。 汉 蔡邕 《黄钺铭》:“ 羌戎 受首于西彊, 百固 冰散于东邻, 鲜卑 收迹,烽燧不举。”

(3).不能举;举不起。《韩非子·说林下》:“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水浒传》第一一五回:“众人看 张横 时,四肢不举,两眼朦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堪舆》:“舁夫凡十易肩,困惫不举,相与委柩路侧。”

(4).不举办;不进行。《韩非子·备内》:“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都给事升转》:“至於会议出,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恐祖制终难高阁也。”

(5).不检举;不告发。《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后汉书·和帝纪》:“吏民踰僭。厚死伤生……有司不举,怠放日甚。”

(6).不推荐。《墨子·尚贤上》:“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上》:“富贵在身而列士不举,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

(7).不抚养。《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孝成赵皇后 ,本 长安 官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 哀帝 建平 四年四月, 山阳 方与女子 田无嗇 生子,未生二月前,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 唐 顾况 《补亡诗·囝》:“及其生汝,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其苦。”《金史·高彪传》:“ 彪 始生,其父用术者言,为其时日不利于己,欲不举,其母为营护。”

(8).不祭祀。《诗·大雅·云汉》:“靡神不举,靡爱斯牲。” 郑玄 笺:“言王为旱之故,求于羣神,无不祭也。”

(9).没有攻下。《韩非子·初见秦》:“ 赵 不举, 韩 不亡, 荆 、 魏 不臣, 齐 、 燕 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也。”

(10).古代逢大的天灾人事,皆除去盛馔,偃息声乐,称作“不举”。《左传·庄公二十年》:“大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 杜预 注:“去盛饌。” 孔颖达 疏:“不举者,贬膳食彻声乐也。”《周礼·天官·膳夫》:“大丧则不举,大荒则不举,大札则不举,天地有烖则不举,邦有大故则不举。”《后汉书·蔡邕传论》:“君子断刑,尚或为之不举,况国宪仓卒,虑不先图,矜情变容,而罚同 * ?”

日下

(1) 目前;眼下

日下天气已凉

(2) 旧时“日”指帝王,“日下”指京都

(3) 日入。日没。太阳落下去

日下西山头

(4) 一天天地衰落;逐日走下坡路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不挑

(1).不妖艳。《荀子·强国》:“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 杨倞 注:“挑,偷也。不为奇异之服。”

(2).不挑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如今人民军队讲民主,不兴骂人,打人,说得对不对不挑,说吧,谁先开口?”

黄头

(1).指水军。《汉书·枚乘传》:“ 汉 知 吴 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 江 而下。”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羽林黄头郎,习水战者也。”《梁书·元帝纪》:“羽林黄头之士,虎賁緹骑之夫,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 嵩 华 倒拔。”参见“ 黄头郎 ”。

(2).船夫。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命黄头之千奴,卷 震泽 而与俱还。” 明 李东阳 《蒋御医黄头月桂图》诗:“君不见,江花欲落江水深,凭仗黄头过江去。” 清 厉鹗 《湖船录·浮海槛》:“ 黄贞父 仪部,用巨竹为泭,浮湖中……两黄头刺之而行。”参见“ 黄头郎 ”。

(3).童仆。 唐 戎昱 《赠别张驸马》诗:“华堂金屋别赐人,细眼黄头总何在?”《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独孤遐叔》:“復有公子女郎共十数辈,青衣黄头亦十数人,步月徐来,言笑宴宴。”

(4).指年轻人。 唐 陈子昂 《堂弟孜墓志铭》:“黄头之子白服人,嗟尔黄头兮勿伤神。” 明 袁宏道 《叙咼氏家绳集》:“昔 陶氏 五男,不好纸笔,而 遂溪 之后,云蔚霞起,岂黄头歷齿所敢望哉!”参见“ 黄头小儿 ”。

(5). 黄头女真 的省称。 宋 陆游 《长歌行》:“ 黄头 汝小丑,污我《王会篇》。” 宋 陆游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之二:“当时《王会图》,岂数汝 黄头 。”自注:“所谓 黄头女真 。”

(6).犹黄冠。指道士。 清 钱谦益 《天童密云禅师悟公塔铭》:“惩黄头之左道,礼白足於耆年。” 清 钱谦益 《王兆吉六十序》:“继之以黄头之邪宗, 紫姑 之厠鬼,蛇神狐妖,更互梟乱。”

(7).鸟名,体似麻雀,羽色黄润,趾爪刚强,善斗。人或饲之为斗鸟。 宋 王质 《林泉结契·黄头儿》:“身全黄,足白或黑,腹白,夏多闻,秋稍息,鏖战至死不声,以作声为负。” 明 文震亨 《长物志·百舌画眉鸜鹆》:“更有小鸟名黄头,好鬭,形既不雅,尤属无谓。”

碧眼

(1).绿色的眼睛。 唐 李咸用 《临川逢陈百年》诗:“ * 山 下逢真士,玄肤碧眼方瞳子。”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二:“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 朱锡梁 《白门咏史》之二:“虽然陵墓残薪采,碧眼 孙郎 是可儿。”

(2).旧指胡人,后指白种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 明 徐渭 《沉叔子解番刀为赠》诗:“鏤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

诸人

(1).众人。《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梁书·刘显传》:“ 任昉 尝得一篇缺简书,文字零落,歷示诸人,莫能识者。”《红楼梦》第二九回:“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 贾 府诸人。”

(2).别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诸人怕你吃,恁爷不怕你吃。”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错怪

因误会而错误地责备或抱怨。《西游记》第五九回:“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 老孙 。” 茅盾 《创造》三:“他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是对的,她觉得实在错怪了 李小姐 。”

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