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宿观音院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庚申宿观音院原文

谷底一墟落,地形如盎盆。
榱题相照耀,其民颇家温。
土风甚于秦,不可借釜甗。
僧屋无陶瓦,剪茅苍竹樊。
借问僧安在,乞饭走诸门。
人哄鸟乌语,簟凉风水文。
旁有蜂蜜庐,颇闻衙集喧。
将雨蚁争丘,鏖兵复追奔。
红英委凤翼,赤帻峨鸡冠。
汲烹寒泉窟,伐竹古松根。
相戒莫浪出,月黑虎夔藩。

诗词问答

问:庚申宿观音院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庚申宿观音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谷底

比喻下降到的最低点;升降中的最低限度:产品销量大幅度下降,目前已跌至~。

墟落

(1).犹墟墓。 晋 夏侯湛 《张平子碑》:“於是乃剪其墟落,宠其宗人,使奉其四时,献其粢盛。”

(2).村落。 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唐 王维 《渭川田家》诗:“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宋 王安石 《示张秘校》诗:“月出映沟坻,烟升隐墟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鐘声散墟落,灯火见人家。”

地形

(1)

(2) 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

榱题

亦作“ 榱提 ”。屋椽的端头。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称出檐。《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 赵岐 注:“榱题,屋霤也。” 焦循 正义:“榱之抵檐处为榱题。其下覆以瓦,雨自此下溜,故为霤……自瓦言之为霤,自椽言之为榱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孝经》,死於 鲁 ” 张守节 正义引《韩诗外传》:“堂高九仞,榱提三尺。”按,今本《韩诗外传》卷七作“榱题三围”。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侧躬容膝於榱题广屋之下,垢衣恶食於文绣膏粱之地。” 清 王韬 《倡建澳门镜湖医院序》:“於是榱题高下,製可从心。”

照耀

光芒照射

日月照耀金银台。——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土风

(1) 地方歌谣,亦指有这种特色的歌谣

(2) 有地方特色的风俗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釜甗

釜和甗。皆古炊器名。 宋 黄庭坚 《庚申宿观音院》诗:“土风甚於 秦 ,不可借釜甗。”

陶瓦

(1).用陶土烧成的瓦器。 南朝 梁 沉约 《七贤论》:“彼 嵇 阮 二生,志存保己,既託其迹,宜慢其形。慢形之具,非酒莫可,故引满终日,陶瓦尽年。”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好此綈紵。”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黄冈 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者也。”

(2).烧制屋瓦。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 荆 俗不理室居,架竹苫茅,卑庳褊逼,风旱摩戛,熇然自火。公乃陶瓦积材,半入其直。”《新唐书·杨於陵传》:“﹝ 杨於陵 ﹞出为 岭 南节度使。辟 韦词 、 李翱 等在幕府,咨访得失,教民陶瓦,易蒲屋,以絶火患。”《宋史·周湛传》:“ 襄 人不善陶瓦,率为竹屋。”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乞饭

讨饭。 汉 王充 《论衡·纪妖》:“ 晋 公子 重耳 失国,乏食於道,从耕者乞饭。” 唐 王维 《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乞饭从 香积 ,裁衣学水田。”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诗之十:“瓢空且乞饭,儿寒教补破。”

鸟乌

乌鸦。《左传·襄公十八年》:“ 师旷 告 晋侯 曰:‘鸟乌之声乐, 齐 师其遁。’” 杨伯峻 注:“鸟乌祗是乌。”《后汉书·赵典传》:“且鸟乌反哺报德,况於士邪!” 宋 范成大 《珠塘》诗:“林茂鸟乌急,坡长驴驮鸣。”

凉风

清凉的风

凉风掠面

水文

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

蒋家沟频繁地爆发大规模的泥石流,长期遭受泥石流的灾害,是和这一带的地质构造、水文、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分不开的。——《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蜂蜜

各种蜜蜂用花蜜在蜜囊内酿制的一种甜粘物质,储藏在巢内冬天充作幼虫或整个蜂群蜜蜂的食物;富含营养,可用来冲饮或加工糖果。中药入药,主治便秘、咳嗽等症

衙集

谓群蜂飞集。 宋 黄庭坚 《庚申宿观音院诗》:“旁有蜂蜜庐,颇闻衙集喧。” 史容 注:“《埤雅》:‘蜂有两衙应潮。’”参见“ 蜂衙 ”。

鏖兵

大规模的激烈战争

赤壁鏖兵(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县长江南岸。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此打败曹操的军队)

追奔

(1).亦作“ 追犇 ”。追击逃敌。《后汉书·陈俊传》:“追奔二十餘里,斩其渠帅而还。” 隋炀帝 《白马篇》:“转鬭平华地,追犇扫 鬼方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师无不一当百,追奔四十里。”

(2).指追兵。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委以饵贼,而击其追奔。”

(3).犹追赶;追逐奔跑。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奇女杀贼》:“夫妇追奔数里,哀号乞女,骑弗许。” * 《访问千里马的国家》:“青年人更是热情奔放,每到一个地方,他们总是跳跃着,追奔着,向我们欢呼、挥手,久久不去。”

红英

红花。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词:“亭前春逐红英尽。” 宋 秦观 《满庭芳》词:“古臺芳榭,飞燕蹴红英。”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还愁,白髮蒙头,红英满眼,心惊去年时候。”

凤翼

(1).凤凰的羽翼。有时指凤凰的纹饰。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龙文鏤剪刀,凤翼缠篸管。” 倪璠 注:“龙文鏤剪刀者,言剪刀之上刻鏤龙形,用为裁剪也……凤翼缠篸管者,言缀以凤文也。”

(2).比喻帝王、权贵或珍奇祥瑞的事物。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 明 许三阶 《节侠记·忧国》:“除是麟符谨按观机变,鸞舆反正从人愿,会见凤翼龙鳞庆百年。”

(3).比喻女子的佳偶。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青罗荐冷,寧待凰妃,紫綺襦分,初无凤翼。”

(4).古代博戏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又有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之名,然无如长行也。”

(5).花草名。万莲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万莲,叶如鸟翅。一名鸟羽,一名凤翼。花大者其色多红緑、红者紫点,緑者紺点,俗谓之仙人花,一名连纈花。”

(6).花草名。射干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射干》。

赤帻

(1).赤色头巾。古代武士所服。《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吏常赤幘,成其威也。”

(2).借指士卒。 宋 王以宁 《水调歌头·裴公亭怀古》词:“ 孙郎 前日豪健,颐指五都雄。起拥奇才剑客,十万银戈赤幘,歌鼓壮军容。” 清 陈章 《放羊行为改堂先生作》:“太守闻之诧至夕,亟修尺书走赤幘。”

(3).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载, 安阳 城南亭西舍,有一老雄鸡,化而为人,冠赤帻。后因以借指雄鸡。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踏藉盘桉翻,终日憎赤幘。” 宋 陆游 《赠老鸡》诗:“峨峨赤幘先羣辈,喔喔长鸣盖四郊。”

鸡冠

(1).雄鸡头上的肉冠。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漆,赤拟鸡冠,黄侔蒸栗。”

(2).草本植物名。一年生,花状如鸡首之肉冠。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鸡冠》:“鸡冠,处处有之。三月生苗。入夏高者五六尺,矬者纔数寸……六七月梢间开花,有红白黄三色。其穗圆长而尖者,儼如青葙之穗;扁卷而平者,儼如雄鸡之冠。”《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篱边撒下蜀葵、凤仙、鸡冠、秋葵、鶯粟等种。”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诗》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松根

(1).松树的根。 唐 王绩 《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溜醥。”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饥。”

(2).手指关节的隐语。《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黑虎

(1).黑毛虎。《元史·世祖纪十三》:“乙酉,遣 麻速忽 、 阿散 乘传诣 云南 ,捕黑虎。”

(2).指脸色变得阴沉严肃。 徐光耀 《平原烈火》十九:“ 周岩松 二话不说,黑虎起眼来,吓吓冷笑一声说:‘现洋!’” 古华 《浮屠岭》三:“ 田发青 黑虎着脸膛,回了 姜师功 一嘴。”

(3).体魄黑而健壮貌。 柯云路 《星星》二七:“是个黑虎矮壮、眼睛黑炯炯有点儿军人目光的中年汉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