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赐对蒙恩入省

作者:李复 朝代:宋代

垂拱殿赐对蒙恩入省原文

黼座亲瞻咫尺威,恭承天语慰衰迟。
锦书殿陛初传赐,白发郎潜且漫为。
九日重分番直夜,六参便赴早期时。
自知麋鹿难驯习,深愧鵷鸾接羽仪。

诗词问答

问:垂拱殿赐对蒙恩入省的作者是谁?答:李复
问:垂拱殿赐对蒙恩入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黼座

(1).帝座。天子座后设黼扆,故名。 元 袁桷 《次韵正旦会朝诗》:“香拥衮龙开黼座,风廻笙鹤舞钧天。”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皇帝御极十有七载,凝龙图於黼座,握凤历於璇宫。”《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五十年,设宴 乾清宫 ……年最高者,如百五岁司业衔 郭钟岳 等,得随一品大臣同趋黼座,亲与赐觴。”

(2).借指天子。 宋 林逋 《送范希文寺丞》诗:“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黼座端临,五帝神圣而其臣莫及。”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王文恪公》:“﹝ 林文忠公 诗﹞风雷何日金縢发,葵藿难通黼座陈。”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恭承

敬奉。 汉 贾谊 《吊屈原赋》:“恭承嘉惠兮,俟罪 长沙 。”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李白 《东武吟》:“恭承凤皇詔,欻起云萝中。”

天语

(1).上天之告语。 唐 李白 《明堂赋》:“听天语之察察,拟帝居之将将。”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彷彿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2).谓天子诏谕;皇帝所语。 唐 刘禹锡 《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诗:“身带霜威辞凤闕,口传天语到 鷄林 。” 宋 苏轼 《用王巩韵赠其侄震》诗:“朝廷贵二 陆 ,屡闻天语温。”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茅元仪 《武备志》成,曾经 神宗 乙夜之览,天语称其该博。”

衰迟

衰年迟暮。谓年老。 唐 郑谷 《中年》诗:“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宋 陆游 《排闷》诗:“贫悴只如行卷日,衰迟忽过挂冠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有司分考》:“前此就教者,类皆年力衰迟,今则多少壮矣。” 胡蕴 《杂诗》之五:“衰迟儘有未消福,浪説无钱又买书。”

锦书

(1).华美的文书。 南朝 梁 沉约 《华山馆为国家营功德》诗:“锦书飞云字,玉简黄金编。” 唐 王勃 《七夕赋》:“ 上元 锦书传寳字, 王母 琼箱荐金约。”

(2).锦字书。 唐 刘兼 《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宋 李清照 《一翦梅》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明 梁辰鱼 《长拍·怀人》套曲:“正客棹聚江坳,胡尔锦书縹緲。”参见“ 锦字书 ”。

殿陛

(1).御殿前的石阶。《后汉书·百官志二》:“﹝羽林郎﹞掌宿卫侍从……本 武帝 以便马从猎,还宿殿陛巖下室中,故号巖郎。”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立殿陛之前,与天子争是非者,諫官也。”

(2).宫殿上和石陛下。喻君主的臣子相见之际。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不知此制何为而輟,而殿陛之仪,渐相悬以相絶也?”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郎潜

汉 颜驷 自 文帝 时为郎,历 景帝 至 武帝 , 驷 已庞眉皓发,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汉 张衡 《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 武 。” 宋 司马光 《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庞眉尚有郎潜者,狥禄忧生直可嗟。” 清 钱谦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为松柏,我若萝蔦。兄在先朝,郎潜已老,我官词垣,载笔搜讨。”

九日

(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 * 。”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番直

值勤。《魏书·尒朱荣传》:“ 荣 又奏请番直,朔望之日引见三公、令僕、尚书、九卿及 司州 牧、 河南 尹、 洛阳 河阴 执事之官,参论国治,经纶王道。”《新唐书·李大亮传》:“﹝ 大亮 ﹞身三职,宿卫两宫。每番直,常假寐。帝劳曰:‘公在,我得酣卧。’” 宋 曾巩 《芍药厅》诗:“ 洧 外送归情放荡,省中番直势拘挛。”

六参

谓一月朝参六次。《新唐书·百官志三》:“﹝武官﹞五品以上及折衝当番者,五日一朝,号六参官。” 唐 张说 《郑国夫人神道碑》:“每至四时令节,六参嘉会,鱼轩照门,龟艾交室。”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大内》:“如六参起居,百官听麻,改殿牌为 文德 殿。” 宋 时又名“望参”。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班朝·六参》。

早期

某个时代或过程的最初阶段

这个国家早期的特征

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麋鹿

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

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驯习

(1).熟习。《明史·广西土司传一·平乐》:“居民行旅皆帖席, 瑶 僮 亦駸駸驯习於文治云。”

(2).驯顺。 清 吴省钦 《慰忠祠》诗:“先时番孽降,野心欠驯习。” 清 曾国藩 《诰封光禄大夫曾府君墓志铭》:“久而诸孙孙媳,内外长幼,感化驯习,争取垢污襦袴澣濯为乐。”

(3).训练,使驯服。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大鼻驴》:“有司按象自外旂鼓迎至关下而驯习之。”

羽仪

(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孔颖达 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成帝 时, 班况 女为倢伃,父子并在京师为朝臣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以宗室羽仪,允膺嘉选。” 唐 韩愈 《燕喜亭记》:“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於天朝也不远矣。”

(2).犹翼翅。 晋 左思 《吴都赋》:“湛淡羽仪,随波参差。理翮整翰,容与自玩。”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更愿生羽仪,飞身入青冥。”

(3).引申为辅翼。 唐 张九龄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墓志铭》:“翰飞戾天,羽仪清朝。” 宋 陈亮 《祭郭德扬文》:“晚值兄疾,赖君羽仪。”

(4).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南齐书·东昏侯纪》:“帝乌帽袴褶,备羽仪,登 南掖门 临望。”《周书·皇后传·武帝阿史那皇后》:“ 纯 等设行殿,列羽仪,奉之以归。”《旧唐书·魏徵传》:“ 徵 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心志。”

(5).指帝王卫队。 唐 樊绰 《蛮书·南蛮条教》:“羽仪亦无员数,皆清平官等子弟充,诸蛮不与焉。常在 云南王 左右。羽仪长帐前管係之。”《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以清平子弟为羽仪,王左右有羽仪长八人,清平官见王不得佩剑,唯羽仪长佩之为亲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